岁月留声

赵玉明:我与中国广播电视史(四)

作者:赵玉明 783 发布时间:2018-01-09

1999年,我校开始招收新闻学方向的博士生,成为继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后的第三个培养新闻学博士生的高校。这是继1979年招收硕士生,20年后又迈上的一个新台阶,对提高我校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年,我开始招收新闻学广电史方向的博士生,有幸成为我校第一批博士生导师。2000年我校又与人大、复旦同时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从1999年到2007年,我共招收和指导了12名博士生,先后经答辩,均获得博士学位。其中薛文婷的论文被评为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我也荣获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的荣誉证书。这是自1999年全国开始评选百优博士论文以来获奖的第四篇新闻学博士学位论文,我校首次获此殊荣。2011年我用学校奖励各项所得30万元设立了“赵玉明教授研究生助学金”。用于资助学习成绩优良的贫困研究生。2007年我办理退休后,不再招收博士生。现将上述12人姓名、入学年份及论文选题列表如下:

  

  

论文选题

1999

艾红红

新时期电视新闻改革研究

2000

姚喜双

中国解放区新闻播音语言规范研究

2001

金梦玉

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研究

2002

  

国民党广播研究(1928-1949

2003

谢鼎新

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的演变——学术环境与思路的考察

刘英华

中国当代广告的社会文化史研究(1979-2009

——以广告的镜像功能为视角

  

梅益广播电视宣传思想研究

范晓晶

中国电视节目历程变迁研究

2004

王文利

中国广播电视学术研究史稿(1920-2011

刘书峰

广播电视志理论与实践初探

薛文婷

中国近代体育新闻传播历史研究(1840-1949

2007

贾临清

从学生报人到笔战领袖——周恩来新闻实践研究(1914-1949

上述12人绝大多数都是在职博士生,其中姚喜双、李煜、刘英华、庞亮、范晓晶和薛文婷均是我校毕业的硕士,其余则分别为毕业于其他高校的硕士。回忆10多年以来指导博士生的教学研究经历和体会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是,良性互动,教学相长。

作为一名新任博士生导师,自感出身低。我既不是硕士、也不是博士。1959年大学毕业时连学士学位也尚未设立。其中缘由,众所周知,不必多谈。我之所以先后成为硕导、博导,大概是因为第一个中学教师只能是小学毕业的缘故。作为“半拉子”导师,无论是指导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对个人来讲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实际上是一个边教边学的过程,教学相长的探索。概括从1979年开始指导硕士生20多年来的体会,大概是三点,即少招生、勤交流、严要求。

第一,少招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要放在首位,只有少招生,才能精培养,招多了,必然顾此失彼。我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到1998年,十年共招收10人,平均一年一个。1989年担任校领导以后,主要精力放在全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上,所以原则上三年招一个,即毕业一个招收一个,以保证确有时间指导研究生。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生,即停招硕士生,到2007年退休时,九年招收12人,平均每年1.3人。录取时合格即取,不合格则不录取,2005、2006年两年缺招。最近,听说有的导师一时间竟然指导博士生、硕士生十几个,甚感惊讶!

第二,勤交流。师生之间除上课外要勤交流,我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集体式的。一般每学年或学期开始,不同年级的博士生,也包括博士后集中在一起,由我讲一下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研究进展概况,当年或今后一个时期,新闻传播学方面有关的研讨会和学术争鸣情况。例如2005年初秋开学时,我就博士生教学研究工作向博士生们讲了知主流、抓机遇、守规范、出成果四个方面的情况和要求。他们也分别就自己所在岗位和撰写论文的进展各述所知,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另一种是个别方式,他们可以随时找我,就有关问题进行交流,我则随时与他们保持热线联系,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师生共同协作,开展科研也是交流方式之一。艾红红在读期间参加了我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广播电视通史》的编研工作。李煜在读期间,协助我将民国时期的代表性广播史料编辑成《中国现代广播史料选编》,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庞亮、谢鼎新、王文利、高金萍(博士后)都参加了我领衔申请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的重大项目《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的调研活动,经师生和课题组其他成员共同努力于2012年结项,2015年课题成果出版。

第三,严要求。既包括对自己、也包括对学生,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治学严谨、学风严肃。道理我不多讲,具体做法上,有以下几点:

每年春末夏初,是博士生论文答辩之前匿名评审的集中时期,我常常收到一些兄弟新闻院系寄来要求评审的论文,为了尽力确保评审质量,我给自己定了个“三不看”的框框,一是最多看3篇(包括自己指导的一篇),超过3篇或是退回,或是征得寄送单位同意后推荐其他导师评审。二是我的专业方向是中国新闻史、中国广播电视史,不是这一方向的论文,我不审阅,以免误人子弟。三是看不懂的不看,有的论文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它的题目竟然有五六十字,参考书目多达几十页,限于自己的水平,实在看不懂,只能退回,另请高明。在论文答辩阶段我给自己提出了“三坚持”:第一,凡是我指导的博士生申请答辩的论文,定稿后、答辩前我坚持至少再看两三遍,做好最后的把关;第二,坚持进行博士论文的预答辩,学校有一段时间规定博士论文必须有预答辩,后来又规定可有可无,但我觉得预答辩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导师来讲都是有利无弊的,应予以坚持,最近有的高校已将预答辩列为必备项目;第三,坚持半日答辩,即一个上午答辩一篇论文,确保有答有辩,不走过场,这样做,学生认真准备,答辩教师也有充裕的时间与学生交流,确保答辩质量。我记得80年代硕士生论文答辩均为半日一位。现在有的高校新闻学博士论文答辩多数是半天两位,有的竟然一个下午三四位,学生心存侥幸,教师得过且过,培养质量难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