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绽放追寻中的韩国印象

作者:许茂楠 摄影/中国高校校报记者团 492 发布时间:2018-09-19

踩着夏日的酷热节拍,穿过七月的云层雾海,我有幸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校报的记者、编辑,随中国高校校报记者团赴韩进行文化交流探访。所谓“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首尔塔下的万家灯火,韩屋村里的浪漫婚礼,街头巷尾的烤肉拌饭,我们穿山越海邂逅这一场文化之旅,让体验中的韩国印象在笔端绽放。

中国高校校报记者团合影

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在《食物与文化之谜》一书中曾写道:“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可以知道你是谁”。而韩国人会说:“我们吃泡菜,所以我们是韩国人”。韩国是一个民族特色十分鲜明的国家,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已成为一张国家名片迅速地走向世界。对韩国饮食的第一印象,当属他们对泡菜的情有独钟。不论是精致奢华的宫廷料理,还是人气鼎沸的网红小店,都保持着一个相同的特点,每餐为客人提供3到5种泡菜和酱料作为辅菜调味,其中萝卜、白菜最为经典。与主打酸味的中国泡菜不同,韩国泡菜颜色鲜艳,口感凉辣爽脆。而探其渊源,韩国的泡菜文化里,亦有着深厚的中国儒家文化痕迹。在《诗经》里曾出现“菹”字,它在汉语字典中被解释为酸菜,相传正是这种腌制的酸菜在唐朝时期传入了高丽(今韩国)。回朔历史,最初韩国人制作酸菜只是为了弥补冬日蔬菜不足,而如今,泡菜在韩国饮食中的地位不仅是一道佐餐菜肴,更是升华为了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韩国人对泡菜的感情,穿过历史的云烟,却日久弥新,或许正是基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与保护。从韩国人对泡菜无所不在的文化宣传与重视上就可见一斑:泡菜节、泡菜博物馆、泡菜文化申遗、斥巨资研究泡菜……泡菜散发着古朴的幽香,成为了韩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

走进韩国民俗村,翻开眼前这古朴的图卷,如果说建筑是一部讲述生活的故事,想必韩国正是借着这素雅的白墙灰瓦向我们吐露着它的历史心事。背山临水,复原而建的农家、民宅、官邸、书院、衙门等朝鲜时代古屋,平静地诉说着李朝时期不同阶层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人流聚集的衙门府外,一场真实仿照李朝时代礼仪的传统婚礼正在举行,镌刻着娟娟深情下的百年契约。

民俗手工艺人

韩式传统婚礼的新娘

在韩国建筑中,自然环境始终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所居的传统韩屋,建筑风格大都十分简单,房间空间小,室内装饰也较为单一。韩屋虽没有在规模、装饰上讲究铺张奢华,但房屋四周环境都修建得十分雅致。小桥流水,杨柳依依,亭台楼阁,琴瑟竹韵,宛若一幅淡雅的山水画,净中蕴含着美,静中体现着和谐。白墙棕窗下,挂着白底黑色的对联,诸如“莺啼北里千山绿,燕语南邻万户欢”的联语处处可见,遒劲有力的汉字,使一种文化的亲切感扑面而来。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我仿佛看到了唐宋时期的文化盛世,高丽人的车队跋山涉水将璀璨的汉文化引渡到汉江一带,瑰丽的唐诗宋词,古老悠久的千年历史,让我在异国他乡深深体会着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

传统韩屋与现代楼房共存

在这里,古韵与现代气息融为一体。一条传奇的汉江将首尔一分为二,江以北是古色古香的王宫殿堂、市井味道浓郁的自由市场;江以南是众多富豪名流的居住地,日夜上演着红遍全球的“江南style”。市区内的浓荫下,古老的宫殿、庙宇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映成趣,林立着明洞这样的时尚购物中心,也夹杂着古朴典雅的传统瓦屋;既可以邂逅年轻艺术家们的街头艺术,也能亲自体验传统拌饭制作的妙趣。在笔者看来,这座城市最吸引人的性格在于它既包容历史本态,又接纳现代新生,既珍惜传统又生机勃勃。韩国人令人尊敬的是他们用充满活力的现代方式传承着对古老文化的珍视,让传统文化优雅地“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尽显古老与现代并存的时代风貌。

韩国街头抓拍的路人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站在首尔塔的瞭望台上,凭栏远眺这满城的璀璨灯光,远处那星星点点的烟火,温暖又添几分清冷,恰似人生百态的缩影。忍不住遐想那万家灯火处,是不是每一盏灯都拥有着不同的温度,是不是每一个斑驳光影都会留下新鲜的故事,是在坚守某个顽固的梦想,还是等待着迟迟未归的旅人。伸手拂过这栏杆上密密麻麻锁着的同心锁,仔细端看,形色各异的锁上,都用不同语言刻写着心上人的名字和一份天长地久的心意。被这满满当当的浓情蜜意包围,竟也感同身受地生出了暖暖的幸福感。环顾四周相拥亲吻的情侣,蓦然想起首尔塔下那个中间低,两边高的长椅,传说只要坐下去就会陷入爱情。特殊的“V”形构造为害羞的男女们创造机会,坐在两边的两人会随着椅子的斜度往中间滑,不由自主地紧紧靠在一起。自古良辰美景醉人心,而如今椅子倒也来做媒,不禁慨叹韩国人做事用心之巧,将细节处理到极致。

夜色下的首尔塔

 

首尔塔下的爱情椅

朦胧夜色下,一批又一批的行人走过路口,车辆正排队等着红灯,写字楼里还依稀可见几个伏案工作的忙碌身影。海德格尔曾说“天地人神”,在四维空间里,才能真切感受到一种文化。走在首尔街头,感受这比山水更令人回味的城市情怀,触摸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所留下的轨迹,正如每一个匆匆的脚印,都有着它行走的意义。

(编辑: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