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今日推荐

《中国教育报》:为思政教育找寻专业落点

​ ——中国传媒大学课程思政“双师课”探析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1-05-10   作者:刘亦凡 通讯员 陈艺文 浏览量:1019

“埃德加·斯诺为什么来中国,又为什么想去陕甘宁边区采访?”“斯诺看到了红色中国的样子,他的迷惑解开了吗?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印象发生变化了吗?”

近日,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一节“新闻采访与报道”课上,一连串有关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前往红色中国采访的问题被抛出。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这堂课的问答双方不是师生,而是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

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而在实践层面,思政课与专业课“两张皮”、课程思政难以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问题普遍存在。

为解决上述问题,2019年以来,中国传媒大学进行了“双师课”育人模式的探索,为思政教育找寻专业落点,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内涵。

双师同上一堂课,讲什么、怎么讲?


“双师课”,顾名思义即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同时授课。两名教师同上一堂课,讲什么、怎么讲,都需要精心设计。

了解到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后,学生们都对党的早期历史很感兴趣,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播音系系主任翁佳便想到以《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内容为基础,把1936年斯诺的传奇采访作为教学案例。

“斯诺的故事不仅是一名记者的故事,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中国发展的故事。”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波看来,斯诺虽然不是大人物,却用他的作品让当时的世界了解了真实的红色中国,这对大学生学习“四史”、树立责任感使命感都具有积极意义。

建设课程思政“双师课”的想法在翁佳和赵波之间一拍即合。

经过反复讨论、磨课,她们决定在课堂构建一个采访场景,围绕斯诺来到中国后的经历设计采访问题,由专业教师提问、思政教师作答,让学生从提问中体会采访报道的方法,在回答里了解党的历史和红色中国的样貌。

为了把课讲活,她们通过专业渠道找到了50幅高清修复的老照片,这是当年斯诺带着两部照相机和24卷胶卷拍摄的。课堂上穿插播放的影像资料,有动漫、电影,还有翁佳采访蔡树藩将军(斯诺书中人物)女儿的片段,鲜活的内容、多元的形式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形式新颖——有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老师授课。老师在教学中碰撞的火花让我们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也能结合其他专业的视角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容新颖——契合当下‘学党史’的热潮,以《红星照耀中国》为引子,结合历史故事和影像资料,这对于我们增强政治素质、文学素养是很有帮助的。”学生贺熠坤在课后总结中写道。


 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各有规律,怎么融合?


翁佳与赵波的合作不是偶然,而是中国传媒大学长期探索推进“双师课”的结果。

2019年,学校从思政课切入先行先试,在思政课堂加入专业课教师讲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广告学院的合作,逐渐摸索形成了成熟的双师思政课模式。今年以来,学校继续在专业课堂探索双师教学,除“新闻采访与报道”外,“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人像摄影”等专业课都被纳入进来。

谈及“双师课”建设中的难点,翁佳和赵波都提到了“融合”。专业课教学和思政课教学各有其规律,究竟该怎么融合?

“我们的融合主要分四步走。”翁佳介绍,一是双师交流,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互相了解对方的专业领域、专业特点。二是师生沟通,提前了解学生在专业和思政方面的兴趣点、困惑点。三是集体备课,教师们通过反复研讨,找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契合点,确定“双师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度。四是课程的具体设计,采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丰富课堂。

诚然,比起传统的教学准备过程,这样的融合会增加授课教师的工作量,但在赵波看来,付出是值得的。“‘双师课’不仅育生,而且育师。”赵波总结道,不论是哪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都是上好思政课的前提。学生通常对所学专业很感兴趣,从他们的专业兴趣点入手挖掘思政素材,能为思政课建设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也能通过“双师课”提高政治站位,实现从专业知识的“教”向全方位“育”的转变,有利于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双师课’让‘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得到解答,也让‘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方式发挥实效。”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洪岩说。

学校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教务处正在制定方案,将思政“双师课”的经验全面推广到专业课,同时建立业界导师库,邀请一批海内外优秀的一线记者、文艺工作者走进课堂,形成课程思政双师体系,建设一批案例型试点课程。


 双师教学顺利开展,学校提供了哪些保障?


“双师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制度保障。

“今年1月,学校以‘交叉、融合、智能、开放’为主题,隆重召开本科教育大会,聚焦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从那时起,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也引发了我的进一步思考。”翁佳说。

为保障双师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健全工作机制,协调多部门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专业学院作为课程思政“双师课”的教学主体,协同配合开展集体备课,完成课程讲授;校史馆、博物馆等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为“双师课”提供有力支持;教务处统筹全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在课时认定、教改项目认定等方面提供保障,为教师们全心投入教学改革解决后顾之忧。

除“双师课”之外,学校还以“四史”教育为切入点,着力推进“一院一课”,将基于专业特点的传媒特色“四史”系列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二级教学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教研室内部、教研室之间、学院之间的集体备课,提升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融合度;精选教学内容和案例,建设课程案例库,形成以课程为核心、融教材内外、学校内外资源于一体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立体评价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实现课程思政的持续发展。

 “要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加强各党支部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载体,使党建与育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学校党委书记廖祥忠指出,要将党建工作贯穿学校育人全过程,“加强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大学治理的深度融合,将党建引领作用转化为学院发展动能,探索学院‘党建—思政—专业—实践—创作’的育人模式,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中国教育报》2021年05月10日第6版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