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中传新闻

  • 科学研究
  • 今日推荐
  • 中传要闻
  • 专题
  • 当前位置:首页  中传新闻  今日推荐
  • 今日推荐

  • 专访2019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获奖校友郑逸桐:向死而生,互为暖阳
    2019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在当地时间4月9日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颁奖典礼。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是为了嘉奖“世界最佳电视电影作品”而设的,被视为全球电影电视界最具国际视野的竞赛之一。我校校友电视学院毕...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17
  • 慧心巧思,臻于至善——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巧针老师
    摘要:今年是李巧针老师参加工作的第13个年头。2006年7月就职于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老师主要承担比较高等教育研究、院校研究及决策咨询等工作。2016年6月因学校机构调整,加之她自身喜欢教学,尤其是本科...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17
  • 李坤若楠:从年少热爱到青年执教 ,传播非洲文化是她不变的坚持
    编者按:李坤若楠是我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00年专业扩招后首批留校的斯瓦希里语专业任教师之一,荣获2017-2018学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秀班主任”称号。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斯瓦希里语专业教师,亚...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15
  • 4月15日-4月21日活动讲座预告
    活动时间:4.15-4.21 活动地点: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者:张昕钰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1.0px 'PingFang SC';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p.p2 {margin: 0...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15
  • 努力打造“思政金课”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如春雷轰鸣、春风吹佛,既振聋发聩,又温暖人心,更为我们如何办好思政课、努力打造“思政...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15
  • 传媒学生在两会
    傍晚七点,南苑食堂的灯光已经暗淡,而对面校内30号楼地下室里却还是一派忙碌的气象,由我校新闻学院在校生组成的两会报道团正在紧张地工作着。 对于2016级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的涂陈昊来说,七点依然...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15
  • 坚守国家立场、传递中国声音——中国传媒大学2017级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
    编者按:本期展示的优秀班集体为2017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是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联合国家六大主流媒体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特色班级,旨在为国家主流媒体输...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12
  • 黄典林:纪录片《光阴的故事》 夯实共同的文化记忆
    以创新的手法“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是中国文化工作者矢志不渝的目标。在中宣部对外推广局的指导下,由五洲传播中心与多个国家的主流媒体合作制作的大型跨国制播系列纪录片《光阴的故事》...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10
  • 我的思政我的课——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姚旭
    她敬畏课堂,爱上课胜过爱放假,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她授课中能把自己讲哭,学生会因为她而喜欢上思政课,她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姚旭老师。 自从1995年来到北京广播学院社科部,姚旭老师始终如一地...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10
  • 4月8日—4月14日活动讲座预告
    活动时间:4.8-4.14 活动地点: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者:许诺 张昕钰 刘晨辉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font: 16.0px 'Helvetica Neue'; color: #333333; -webkit-t...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08
  • 2016级通信三班:相携互助奋斗 并行5G时代
    编者按:今日,全面发展的传媒大学小白杨;明日,信息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造芯片的”——他们这样介绍自己的专业。他们也自豪地认为,在未来的5G时代,自己将会是“中国制造”的接班人。他们是信息与通信...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08
  • 4月1日-4月7日活动讲座预告
    活动时间:4.1-4.7 活动地点: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者:张昕钰 刘晨辉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center; font: 14.0px 'Songti SC'; color: #040404; -webkit-text-stroke: ...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03
  • 象牙塔里的“硬核仙女”——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宇英
    听到学生答“到”,她都会一一认真回应一句“好的”; 在很多学生印象中,她是唯一亲自为学生整理课程精要材料的老师; 同事眼中的她是一位纯粹、宁静、超脱的学术“仙女儿”; 在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近现...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02
  • 廖祥忠: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
     编者按:未来传媒业态如何发展?未来传媒教育形态如何创新?我校如何适应发展,主动布局,实现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的转变?廖祥忠校长发表在《现代传播》2019年第3期的《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4-02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9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43/78 跳转到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电话:010-65779460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 ICP 备 10039564 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 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