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艺术城市建设创意与传播人才培训》结业展开幕式在中传学术中心举行。展览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艺术城市建设工作室协办,以“走向艺术城市”为主题,集中呈现项目成果与学员创作实践。


该项目自7月启动以来,历时60天,涵盖集中授课、实地调研、创作辅导以及成果汇报等环节。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34位知名专家学者,构建了涵盖艺术创作、城市品牌、文化传播与空间研究的跨学科教学体系。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学员先后在北京、呼和浩特、青岛等地开展现场调研与创作实践,持续在艺术与城市的共生关系中探寻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广告与品牌学院党委书记陈江华,广告与品牌学院院长赵新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报编辑部主任张鹏,《设计》杂志社执行社长兼主编李杰,《美术》杂志社研究员、学术交流部主任杨灿伟等校内外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柴剑平在欢迎辞中表示,学校依托多学科优势,组建高水平师资团队,致力于培养艺术与传播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本次培训从播种到收获,集中展现了教学成果与育人成效,学校将持续深化文化创新与智能传播研究,助力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

赵新利指出,艺术城市建设是城市品牌构建的高品质实践,应以品牌思维和文化规划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鼓励学员以品牌视野讲好中国城市故事。

特邀专家王中强调,当下城市发展需要平衡“算法”与“心法”,艺术应成为引领创新的灯塔与城市进步的动力。他高度评价了该项目的专业水准,对学员的高水平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员代表辛儒鸿、陈瑾分享学习体会,认为课程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深化了对艺术融入城市、推动文化传播的理解。

武定宇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成果结业展是学员们在研学期间的深入思考与创意结晶,旨在探索如何以艺术为媒,赋能城市建设,点亮未来无限可能。尽管短暂的研习仅是序章,却预示着一段艺术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美好旅程自此扬帆启航。
本次结业展共分为“小组作品展”“个人作品展”与“多媒体展”三大板块,集中展示40余件(组)学员创作作品,涵盖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装置与文创策划等多个领域,集中体现了艺术赋能城市发展的创新思维与时代精神。

小组作品展区

以实地考察与命题创作为核心,展示了12组聚焦城市更新与空间再造的创意方案,多维度呈现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创新路径。
个人作品展区

集中展示了学员涵盖多领域的独立创作成果,彰显青年艺术工作者的多元视角与创新活力。
多媒体展区

借助影像及相关资料,全方位展现“艺术城市建设”从理念到实践的完整历程。





在小组创作答辩与个人作品答辩环节中,专家评审团对学员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项目在学科交叉与产学研结合方面具有重要探索意义,为艺术赋能城市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




部分小组创作与个人作品图片集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