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舆论主动引导机制研究》专家论证会

作者: 1539 发布时间:2015-08-04

(通讯员 周培源)7月30日下午,我校中标的北京市社科联2015年决策咨询课题《舆论主动引导机制研究》召开开题专家论证会。来自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的10位特邀专家及课题组成员出席了论证会。

会上,课题主持人、我校媒介评议与舆论引导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教授首先向各位专家汇报了项目论证和研究计划、对完成本项目的条件论证、预期研究成果、成果转化应用计划、敬请专家重点指导的三个议题。他介绍说,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是智库式咨询报告,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直接服务于舆论引导的实践,给舆论引导决策部门提供咨询参考,给从事舆论引导实践的媒体机构提供操作指引,希望相关部门能在报告的帮助下,切实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从容应对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取得舆论引导的良好成效。

随后,与会专家先后发言,对该课题进行了论证,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专家们对该课题的研究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均认为本课题在当前形势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值得期待;专家们对课题组的成员构成和研究计划表示认可,认为课题组阵容较为强大,科研实力较为雄厚,研究计划设计较为科学和周密,成果转化应用计划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廖祥忠教授表示,该课题是国家急需,非常有意义,值得期待。他说,“北京市社科联这个课题的名称非常好,‘舆论主动引导’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议题,如果研究透彻,将对国家和社会大有裨益”。他认为,近期热播的电影《大圣归来》就是一个主动舆论引导的成功案例,他以此为例,强调了舆论主动引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建议课题组多花精力研究和服务于北京市的舆论引导实践,勉励课题组攻坚克难,真正做出代表传媒大学水平的高质量科研成果。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总编辑、宣传管理司司长金德龙教授表示,“这个课题很好。这些年,我们对舆论引导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舆论控制、舆论管理、舆论引导,到现在提舆论主动引导的过程,这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北京市社科联设立这样一个决策咨询课题很有眼光。”随后他结合具体实例中舆论引导的不同效果,强调了舆论主动引导的重要性,认为及时公开报道、不回避、不封堵,应该是“舆论主动引导”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段鹏教授发言称,课题组论证充分,科研实力较为雄厚,相信会提交出一份不错的决策咨询报告。他建议,研究中应更加注重对社会化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方式、路径、策略等的深入研究;在成果转化上,还可以更加细化,并建议采取一些更适合新媒体时代传播的新的形式。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发言称,课题的准备工作充分,论证也很充分,期待能做好。他认为,“舆论主动引导”的这个提法新,但做法其实早就有了,比如我们党的典型宣传、主流宣传,就是“舆论主动引导”,建议课题组对此做出系统梳理,总结其经验教训。他建议,课题研究要从解决问题入手,要梳理出我们在舆论主动引导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然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舆论引导的主体也值得深入研究,媒体或政府究竟哪个为主,要明确;既然是北京市的项目,同意课题组以分析北京案例切入的研究思路;在舆论主动引导策略的研究上,提出的策略建议要有针对性、实用性、规律性。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教授建议,这个课题尽管是实用性、应用型的,但是实际上还是要有理论支撑,应该在理论上也有些建树,这方面建议课题组加强研究;同时,对一些舆论热点事件的判断很重要,现在价值多元,如何判断事件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值得深入研究,只有判断正确了才有正确的引导,这个需要有正确的价值立场,对此研究需要深入研究。

北京市委宣传部舆情处邓春富处长建议,课题组首先要对北京市的舆论环境进行深入研究,世界关注中国,中国聚焦北京,北京的舆论环境有其特殊性,需要准确把握;同时,哪些事件需要舆论主动引导,需要先研究清楚,并不是所有事件都需要党政主管部门和媒体花费时间和心血去引导的;对那些需要重点引导的事件,则要在梳理过去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舆论主动引导的规律性的对策。

北京市委宣传部研究室干部林燕发言称,课题组拟定的调研方案很好,建议多去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调研,多与媒体沟通,多接触,通过调研掌握现在北京舆论引导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案例评析很有必要,这样更能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表示,这个课题的最大亮点就在于“主动引导”,因此,首先应该研究得出“舆论主动引导”的内涵;同时,舆论主动引导的体制机制建设,是这个课题的重点,要深入研究并形成具有可行性的报告。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韩凯在最后发言中对课题的立项表示了祝贺。他认为,舆论主动引导研究正逢其时,大有可为。他介绍了决策咨询课题与一般科研课题在定位和目标上的不同,对课题研究提出了一些要求和建议:决策咨询课题最主要的是为市领导进行决策咨询服务,给领导建言献策,要从宏观层面、政策建议层面对一些重大现实问题提出智库式的咨询建议,要配合北京市的主体工作和中心工作,要帮助领导解决所思所虑的问题;决策咨询课题当然要有学术支撑,要有学理性研究,但学理性研究不是目的,要服务于决策咨询的目标;课题的研究重点,应该是研究提出符合北京市实际情况的舆论主动引导的一些基本原则;课题组提交的报告应该是实用性、可操作性非常强的咨询报告,主管部门、媒体如何才能发挥舆论主动引导作用,在报告中应该明确;在成果转化应用上,课题组对此比较重视,这很好,建议还根据不同层级领导的需要,分别提交详略程度不同的主报告和子报告,主报告不要长篇大论,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实用性、规律性的对策建议,以帮助领导决策。

(编辑: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