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工会组织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

作者: 923 发布时间:2016-07-07

(通讯员 白婧妍)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7月6日,中国传媒大学工会组织了赴“红歌圣地”——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的参观活动。

堂上村是位于北京西南的革命老区,当年隶属于八路军邓华支队开辟的平西抗日根据地。1943年10月,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19岁的曹火星和队友来到堂上村,深入群众进行文艺宣传、从事创作实践。他受此前延安《解放日报》社论文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启发,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坚持抗战的鲜活事实,在此地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词、曲。此后这首抗战歌曲传遍全国,鼓舞广大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将歌名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而使这首经典的歌曲更为贴合中国革命的历史和实际。

首先,大家参观了位于山间平地上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纪念馆主题展览共分为“历史回响  人民心声”、“深山里飞出不朽的歌”、“让心中的歌代代传唱”三个部分,汇集了800多历史图片及雕塑、蜡像、幻影成像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大家随着讲解员的介绍,认真观看了这些珍贵的历史图片、摄影作品、图画材料,仿佛穿越历史,重回战火纷飞的年代,切实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前进这一历史事实和客观真理。

随后大家沿着石板路蜿蜒而上,参观了位于核桃树、山梨树簇拥掩映下的人民音乐家曹火星的故居,当年就是在这个简陋的房舍之内,曹火星驰神运思,激情澎湃,创作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经典的歌曲。置身此地,大家睹物思人、知人论世,重温抗战岁月一个年轻的革命者的心路历程,对于党的文艺工作者如何把握方向、认清形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而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团结鼓舞民众的作品,有了全新的深刻认识。

最后,大家集中在党旗广场前的高地上,激情放歌,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里依傍山势一面由大型金属结构建造而成的巨幅党旗在蓝天绿树映衬下格外醒目,这幅面积达960平方米的党旗目前是全国最大的党旗,它象征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全中国,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过中国革命、中国建设的辉煌历程。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特殊日子里,在“红歌圣地”的党旗下高唱这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家情绪激昂,歌声分外嘹亮。

本次参观活动是学校党委和工会庆祝建党95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学校工会组织的工会干部系列培训活动之一。校工会委员、分工会委员、工会经审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生活福利委员会委员、教代会各工作委员会委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另外,2016年校级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女教授协会理事、工会各文体协会负责人也参加了活动。

(编辑:储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