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旧版网页] 白杨首页 | 

最新更新

传承飞虎队精神 赓续中美间友谊——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师生延安行

分享到:
来源:新闻网    2025-07-31    作者: 浏览量:72

(通讯员 陈莉娜)7月24日至27日,由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组织的“美国飞虎队友谊学校青少年研学团”一行83人和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师生15人一起来到延安,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历史探寻与文化交流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中美民间友好交往注入青春活力。

美国飞虎队友谊学校青少年研学团与中传师生在黄河壶口瀑布合影



传承历史记忆 赓续友谊薪火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排除万难访问延安,回国后根据这段经历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首次将最真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呈现给世界。1944年,美军观察组飞抵延安进行实地考察,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实况和民主政治介绍给美国政府与公众,为战时乃至战后中美合作开启了“历史窗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埃德加·斯诺诞辰120周年,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带着续写中美友谊的使命来到延安,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美国飞虎队友谊学校青少年研学团与志丹少年足球队合影



多元文化交流 共筑友谊桥梁

在志丹县保安小学群山环绕的足球场上,来自中美两国的青少年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男女混合足球友谊赛,以体育为媒促进交流。双方队员在绿茵场上奋力拼搏,展现出青春风采,赛后更是热烈交流,足球成为了连接友谊的纽带。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英双播专业的两位同学现场进行了精彩的双语足球解说,将比赛气氛带入高潮,获得现场观众和美国研学团师生的交口称赞。

美国飞虎队研学团足球队(绿)与志丹足球队(黄)男女混合友谊赛

中国传媒大学中英双播专业李依维和孙正华同学进行现场双语足球解说

在安塞的文化体验活动中,研学团成员们不仅欣赏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剪纸和腰鼓表演,更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沉浸式体验了安塞腰鼓表演的传统技艺。当热情的安塞人送来现摘的安塞瓜果,中美青少年们品尝到了黄土高原的甘甜馈赠。

中传学生为美国飞虎队友谊学校青少年研学团成员讲解非遗技艺安塞剪纸

美国飞虎队友谊学校青少年研学团成员沉浸式体验国家级非遗技艺安塞腰鼓

美国飞虎队友谊学校青少年研学团成员在安塞文化艺术馆与中传学生热烈交流



感悟奋进力量 理解延安精神

研学团师生们还专程赴黄河壶口瀑布参观,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景象,体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在延安博物馆,中传学生用英文为他们介绍了延安这座革命城市在黄土高原上的历史变迁。

随后,研学团登上宝塔山,俯瞰延安城市新貌,感受革命老区的发展成就。在中国革命精神标识的延安宝塔下,团员们聆听了关于“延安精神”的讲解,理解了“中国革命摇篮”的深刻含义。晚上观看了大型沉浸式演出《延安十三年》,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

美国飞虎队友谊学校青少年研学团成员与中传学生参观壶口瀑布合影

中传学生在延安博物馆为美国飞虎队友谊学校青少年研学团成员进行英文讲解

美国飞虎队友谊学校青少年研学团成员在延安博物馆与中传学生合影



搭建心灵之桥 共创美好未来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先生(Jeffrey B. Greene)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和美国只有合作,才能走向共赢。80多年前,飞虎队架起了中美合作的空中桥梁;今天,通过这次研学之旅,中美青少年之间正在搭建心灵之桥。希望两国青少年不断传承友谊,让飞虎队精神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持久动力。

中传学生采访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先生

李国静(Kuo Ching Li)是一位飞虎老兵,曾是美国14航空队战斗机飞行员,也是唯一一位出生在美国的华裔战斗机飞行员。其女儿安娜•安东尼娅•李(Anna Antonia Li)和外孙女莉莉•格蕾丝•李•斯波萨托(Lili Grace Li Sposato)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她们热情地接受了学生的采访。安娜说,她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自豪能够参与这次研学活动,来到这片了不起的土地上,认识团结、勤奋的中国人民。18岁的莉莉也表示希望成为中美友好的小使者。

华裔飞虎队员李国静的女儿安娜•安东尼娅•李和外孙女莉莉•格蕾丝•李•斯波萨托接受采访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15名师生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他们以英文讲解、双语解说、联欢主持、融媒报道等形式,把中美并肩抗战的峥嵘岁月转化为Z世代可触可感的青春叙事,将老一辈跨洋的历史情谊转化为青年一代沉浸式交流和对话。中传学子以讲好“飞虎故事”、赓续“飞虎情谊”为使命,为传承中美友谊、续写友好事业注入了青春动能。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