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中传新闻

  • 科学研究
  • 今日推荐
  • 中传要闻
  • 专题
  • 当前位置:首页  中传新闻  今日推荐
  • 今日推荐

  • 你必须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优秀!——廖祥忠校长在中国传媒大学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家长们、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春华秋实, 岁月如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之际,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65周年之时,我们在美丽的中传隆重举行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热烈...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9-12
  • 王黑特:动画片,民族风引领创作时尚
      近日的影视行业,传统文化题材动画作品显得格外亮眼。中国原创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以47亿元票房荣登中国电影市场排名亚军的宝座,还燃爆海外市场,在澳大利亚上映首日就创近10年华语电影在...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9-11
  • 姬德强:媒体融合,打造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
      拥有平台才能掌控舆论和服务人民,才能创造各种可能。平台不仅是一个全面互联的隐喻,一个媒体组织的增量,也不完全是垄断了注意力资源和流量经济的商业互联网公司,而是一种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和基层治...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9-04
  • 张婧:教育题材电影是一片待开拓的电影“蓝海”
       教育题材电影就是一处富矿、一块宝地,等待更多的电影人去进一步开拓、播种、耕作,去静待花开锦绣的那一天!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娱乐性与教...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9-04
  • 刘洋:开拓古装电视剧的创新之路
       古装剧曾长期是国产电视剧的特色题材,2011年后又有如《甄嬛传》《琅琊榜》这样现象级的口碑之作问世。然而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佳作不断涌现并逐渐成为主流,古装剧则相对遇冷。2019年,各平...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8-30
  • 范周:保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符号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甘肃考察时强调,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这为我们做好...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8-30
  • 融媒研究:“融合报道”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2018年,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首次增设媒体融合奖项,50件获奖作品一评出,即产生很大反响,收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融合报道”将影响新闻报道的具体业务、思维、理念,并由此延伸至舆情、舆论、新闻传播...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8-30
  • 刘东建 雷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
    摘 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与思想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郑重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拉开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问题,...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7-26
  • 李春:我们该拿什么样的电影给孩子们
        电影《过昭关》海报。资料图片     电影《巧虎大飞船历险记》海报。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观察近年来...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7-24
  • 赵炳旭:翰墨情缘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7-18
  • 市委教工委:中国传媒大学实施光明影院项目,以“五进”方式增强...
    编者按: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项目实施以来,引起广泛良好社会反响。北京市委教工委、市教委主办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第79期就此刊发文章,对光明影院项目发挥项目育人作用、落实“课程思政”的特色做...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7-18
  • 赵玉明:我与广院六十年
    今年是始创于1954年的中国传媒大学65周年。北京广播学院1959年挂牌。机缘巧遇的正是在1959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任教至今,度过了60年的时光。抚今追昔,不禁回忆起了一个甲...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7-15
  • 中国地震人:永远坚守着那份初心
    编者按:今年3—5月,多所高校学生以社会实践的形式与媒体记者一起,来到观象台、“两弹城”、高铁研发的第一线,亲身感受、深情记录科学家们吃苦耐劳、默默奉献在科研一线的感人事迹,每一篇随记都带着他们内...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7-10
  • 雁过留声不留名,鸿鹄之志爱先行——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雁鸿老师
    初见杨雁鸿老师你会被她深邃又温和的眼神所吸引,当了解之后,你会更加欣赏她那人如其名的胸怀。本硕博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她已经留校任教17个年头,学生眼中的她是认真、负责、时髦风趣的,同事眼中的她是...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19-07-03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09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38/78 跳转到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电话:010-65779460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 ICP 备 10039564 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 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