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5年7月、2006年8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但是对于湖北省宜昌市博爱特殊康复学校的孩子们来说,却是心里最为温暖和充实的时候。我校2003制片管理学院崔鹏,动画学院黄帝、彭晓蕾同学利用假期时间,远赴三峡(宜昌市)博爱特殊孩子康复学校为那里的孩子们传授知识,奉献爱心。三名同学24小时与孩子们同吃住,以他们挚热的情感、无私的爱心化解这些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们深锁的心灵枷锁,不仅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与热爱,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孩子家长及学校领导的心。《三峡日报》在头版以图文形式对此进行了报道(见该报2006年8月23日A版),三峡(宜昌市)博爱特殊孩子康复学校也专程写来感谢信感谢三位同学。
接到感谢信后,校领导十分重视,党委书记陈维嘉专门作出批示,十分赞赏他们投入社会实践,关注弱势群体的行为,感谢他们以自己的行为为学校争光。现将感谢信及三名同学的感想予以发布,希望同学们向他们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湖北省宜昌市博爱特殊康复学校寄给我校的感谢信
崔鹏同学感言:这次利用暑假机会去宜昌的一所专门教育患有自闭症儿童的学校拍摄记录片并支教,感触颇深。我们和孩子同吃同住,生活有些辛苦但很充实。从孩子们一双双单纯但略显呆滞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生命充满着渴求和探知,希望社会能更加关注和关爱这群孩子,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治疗机会!
彭晓蕾同学感言:最早知道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是从一部叫《马拉松》的韩国影片,当时就被里面的人物深深地打动了。当我今年真正见到这群孩子时,我无法形容当时的感受。人们给了他们一个很美的名字:“星星的孩子”,一个个都那么纯洁漂亮,可是他们却对世上的一切无知无感。一个孩子一旦被确诊为孤独症,就意味着被社会的拒绝和一个家庭痛苦的开始。真心地希望他们能早日康复、也希望这个社会能够理解他们,真心地接纳他们,他们需要你的拥抱与微笑。
黄帝同学感言:当一个鲜活的生命站在你的眼前却不能和你有任何的交集,那种无奈和渴求让我感到深深的心痛,但同时他们一个个可爱和纯真的样子不禁又让人对他们充满希望。希望我们学校有更多的同学能为这些可爱的特殊孩子们献上一份爱心,去关注这样一群需要我们,需要社会大众关心爱护的弱势群体。
附感谢信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
三峡(宜昌市)博爱特殊孩子康复学校,是帮助“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与教育文化知识的平台。今年3月份全国两会已将“孤独症”儿童康复与教育列入“十一五”规划,会有更多的人士及政府、社会来关注。
2005年7月份,2006年8月份都是高温季节,贵校的大学生黄帝(党员)、彭晓蕾同学、崔鹏同学来到我校对这批特殊儿童进行帮助(帮教)及拍人性化纪录片宣传呼吁,24小时与他们同吃同住,奉献爱心、真情,使这个孤独角落充满生机阳光。他们的行为感动我校老师,感动特殊孩子家长,感动残联领导。
在此,特感谢贵校教育培育了这一批有仁慈爱心的优秀青年。谢谢,在带来爱的同时,传播着爱。
三峡(宜昌市)博爱特殊孩子康复学校
2006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