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大学生音乐节是浙江卫视2007年的又一重拳,欲从5月底起刮起新一轮的收视风暴。有别于目前大热的几档歌唱类选秀节目,该音乐节旨在掀起承载新生代大学生的第三次校园音乐浪潮——第一次音乐浪潮是1984年,领军人物是罗大佑、李宗盛;第二次音乐浪潮于1993年兴起,老狼、叶蓓是当时的弄潮儿。伴随活动始终的将是两个音乐榜单:一是“大学生最喜爱的流行歌手榜”;另一个是“大学生喜爱的校园歌手榜”。
寻到新一代罗大佑
昨天,国内音乐圈很多大腕都来亲自捧场,其中包括了乔羽、阎肃、谷建芬、徐沛东、苏越、甲丁、张亚东、小柯、沙宝亮等老少皆知的老中青三代音乐人。活动从即日起至10月份,长达半年。该活动的第一步是通过网络从国内100所高校中选出300强,6月份选出30强,最终决出全国12强。
光看内容,大学生音乐节更像是锁定大学生族群的歌唱选秀电视节目,对此,主办方之一派格太合的副总裁隆莉否认该音乐节是个选秀节目,只肯将之定义为“原创音乐人才选拔活动”,12强将有机会与国内顶尖音乐唱片公司签约。她透露,原创音乐是该活动搜索的关键词,仅仅只是唱得好或外形好的选手,参加该活动是没优势的。
今年荧屏充斥着“快乐男声”“我型我秀”“绝对唱响”等歌唱类选秀节目,大学生音乐节无疑也将陷入这场残酷的“抢人”大潮中。
“要找的是热爱音乐、善良和有情感的大学生,而不是选明星。”头牌嘉宾张亚东如是回答。虽然他表示,音乐是属于大众的,大学生并没有特权,但他同时认为,大学生毕竟是流行音乐的强势族群,锁定他们准没错。
张亚东苦于校园演出音响太差
以王菲御用音乐制作人出名的张亚东是现场颇受大学生欢迎的公众人物。他对当评委的事婉言拒绝,但主办方之一、派格太合却斩钉截铁地说:“肯定请张亚东来当评委!”至于,该音乐节能否如乐观设想的那样,掀起华语音乐圈的第三次音乐浪潮,寻找到新一代的罗大佑?张亚东觉得很难讲,但很期待。
张亚东的声音很淡然,在嘈杂的环境中很难听得清楚。他说,所有响亮的声音都不太喜欢,这就是他的个性。“我不喜欢当评委,因为心太软,看着选手们都很努力,说不出狠话来。”张亚东说,不喜欢凑热闹及不太会讲话是拒绝当评委的另两大理由。
不想当评委不代表没发言权,张亚东认为,想从大学生音乐节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以下四大条件:歌词创作能力、文学修养、情感表达及机遇。那为什么参与到这个大学生音乐节中来呢?“希望让更多人关注音乐这件事。”当然真正的原因远不止如此。正为即将于6月份发行的作品辑而忙碌的张亚东透露,目前自己的公司旗下也有几位签约艺人,一直在找机会走进大学校园与广大学子们进行面对面的音乐交流,但苦于资金欠缺一直无法成行。“专门为大学生演出,不是收费的那种。但现实情况是音响效果太差。”如何为大学生带来真正演唱会标准的演出,是张亚东近来苦苦思索的问题,他透露,这一愿望下半年将在北京试行。
来源:《都市快报》2007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