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传

中国新闻出版报:共商全球华文广播发展之路:合作方能共赢

    在新技术快速发展、多媒体共生的时代,广播作为相对弱势的媒体,究竟是日薄西山,还是酝酿厚积薄发?5月18日,近30家全球华语广播及权威唱片机构的高端人士以及传媒专家共聚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共商全球华文广播发展之路。

  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系主任、教授关玲对广播的前景很有信心,“单一的声音信号给广播带来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缺陷,但同时它也是优势,广播是唯一解放受众眼睛的媒体。”

  “人们在常态情况下,对信息的接受通过耳朵就可以了,广播可以使人们更轻松、更自由自在地获取信息。”凤凰卫视节目策划、世纪大讲堂主讲王鲁湘很认同关玲的观点,“电视是广播的延伸,凤凰卫视一直延续下来的几个很有生命力的节目,都是广播的延伸,画面很单纯,是‘说’的节目。”

  虽然广播还有存在的优势和必要,但目前我国广播发展面临的瓶颈是什么? “我们现在的广播电台是一只只小麻雀,都是前店后厂的小农生产方式,说重一点就是典型的以自娱自乐、自产自销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就像在螺丝壳里做道场,永远冲不出玻璃天花板。”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虽然言辞犀利,但却切中要害,“广播电台一定要走联盟之路,联合建立从地方到全国的广播电视网,并进行小型化、对象化服务,否则,小麻雀是做不大的,迟早要被老鹰吃掉。”

  “广播发展最大瓶颈不是渠道,而是内容。虽然广播现在还靠广告为生,但下一步靠什么为生?靠内容订制,未来广播按需订制的节目会越来越多。”胡正荣预言,广播的未来之路第一还是靠内容为王;第二靠节目覆盖率,也就是渠道;第三是资源的多次利用或多目的性;第四是结成战略联盟;第五是多元化发展战略。”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洪浚浩用美国清晰道传播公司的发展和扩张战略来回应胡正荣的观点。美国清晰频道传播公司成立于1972年,现今已拥有1200家短波电台和全美11%的听众。洪浚浩说,该公司的发展与扩张战略就是通过吞并扩张、多元化业务、新技术运用和全球化战略使其业务不断扩大的。

  “他们以吞并联合的方式以小占大,着眼于地方市场,以当地受众为对象,向小型电台提供当地节目,并且非常注重调研听众和广告商的需求。”洪浚浩说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他们反其道而行之,倡导少就是多的理念。为了减少受众对广告太多的抱怨,他们调整广告时间和价格,减少了20%的广告时间,鼓励广告商多购买20秒的广告,少购买60秒的广告,同时把广告进行打包运作,增加户外广告等,以降低运营成本。

  “在世界舞台,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传播。我们对自己的声音充满着热爱,我们对这种声音表达的信息充满着自信,我们认为这种声音传达出来的价值应该与全人类共享。”王鲁湘的这句话很有代表性,获得了此次全球华文广播台长高峰论坛与会者的认同和共鸣。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7年5月23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