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3日,大型史诗电视剧《三国》专题研讨会在我校影视艺术学院举办。出品方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中宣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文联前副主席李准,中国文联前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涌、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庆瑞,《三国》导演高希希、编剧朱苏进、总制片人杨晓明、李姝出席了研讨会。
总制片人杨晓明、出品方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致欢迎辞。导演高希希介绍《三国》的制作情况、编剧朱苏进介绍剧本创作情况。编剧朱苏进特别提到,创作《三国》的核心的指导思想是,把以前所有的三国作品都当做是素材,放弃以往三国故事以价值观作为创作的基础,而是以故事与人物的审美内涵作为创作的基础。与会领导与专家、学者对于电视剧《三国》表达了高度的赞赏和肯定。李准先生认为《三国》在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创造了一种新的样式,主要情节、性格基因取自三国故事;整体创作能够融入历史,补证历史;用现代人文意识重新审视、重新组装。仲呈祥教授引用黑格尔的理论,高度评价了《三国》的审美创新,认为其审美创新是当下流行文化中难得的清新之风,是在当代新的审美理想的烛照下,在充分尊重历史精神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有的专家对于《三国》的历史真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建议。研讨会气氛热烈,深入探讨了大型史诗剧《三国》改编、历史真实、审美创新、人物塑造、历史观等等问题。随后,导演高希希、编剧朱苏进做了总结发言,对于各位领导、专家的研讨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许柏林,《中国电影报》社长、总编辑、国家广播影视艺术人才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迎庆,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沈伯俊,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周星等应邀参加了研讨。
(文:曹兰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