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6日下午,北京大学南亚学系主任姜景奎教授来到外国语学院,在32号楼217室为学院亚非语系的教师们作了一场题为《世界文明视野中的中印文化》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舒笑梅主持。
姜景奎教授为北京大学南亚学系主任、印度研究中心副主任、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副主任,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印度近现代语言文学、印度宗教及南亚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位印地语言文学、印度近现代文学和印度宗教/文化的博士生导师。
姜景奎教授为北京大学南亚学系主任、印度研究中心副主任、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副主任,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印度近现代语言文学、印度宗教及南亚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位印地语言文学、印度近现代文学和印度宗教/文化的博士生导师。
讲座的主要内容分为中印文化源流谈、中印文化特质谈、中印人文特质谈和中印今日关系谈四个部分。姜景奎教授首先从全球四大古文明的饮食方式讲起,通过对比,增强在场师生对中印两国文化差异的感性认识。随后,他借用两国神话中关于人类起源的不同说法,举出诸多经典及事实案例,并结合两国古代主流宗教教义帮助大家理解中印文化源流间的异同点。
此外,姜景奎教授认为两国的文化特质和人文特质上也有所差异。他说,中国人的文化特质在于入世,即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目标;而印度人的文化特质在于出世,他们更加重视梵行、家居、林栖和遁世的生活过程,强调“天人合体”的哲学思想。人文特质方面,印度森严的等级体制也对当地文化造成了极大影响。
姜景奎教授对中印两国当前的关系做出了简要概括。他强调,印度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亚洲大国,近几年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也愈加频繁。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中心,中国和印度加强友好往来对推动两国共同繁荣至关重要。
讲座接近尾声,姜景奎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并回答了提问。风趣诙谐的回答既活跃了气氛,同时也加深了在场师生对中印文化的理解。
此次专题讲座为外国语学院名家系列讲座的第十八讲,旨在增强师生对世界文化的了解,从对比中进一步挖掘中国历史文化,认识到中外文化比较的重要性。系列讲座开展以来,在广大师生中取得了良好反响。
(文:杨磊、徐艺涓 图:王梦西 编辑:阎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