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爱学生润物无声 育桃李孜孜不倦——记电视与新闻学院哈艳秋教授

    哈艳秋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 从事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广播电视 史、中外新闻思想研究的教学和研究工 作。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史 学研究委员会理事、教育部马克思主义 理论工程《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材编写 首席专家。

  她是神采飞扬的园丁,讲台是她热爱的舞台;她是温柔慈祥的母亲,学生是她疼爱的孩子。她用全部心血浇灌出一朵朵鲜艳的花儿,在天南地北尽情绽放。
  作为教授、博导,哈艳秋老师对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广播电视史的研究热情多年如一日,而她对学生的爱心仍影响着众多“哈门子弟”。正如她所说的“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

情操高尚师爱为魂

    “在接纳学生的同时也要接受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只有爱心、真心、耐心———‘三心’合一,才不枉老师这个崇高的称谓。”哈艳秋老师辛勤耕耘30多年,坚持“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将自己的忠诚和努力奉献给她热爱的教育事业,将自己的爱心和汗水奉献给她热爱的学生。
  作为一名女老师,哈艳秋对学生的爱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1990年至1994年,哈艳秋担任新闻系本科班主任期间,班上一个家境并不富裕的学生得了黄疸型肝炎。作为班主任,哈老师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他,帮助他解决医药费问题,直到他康复出院。2009年春天,哈老师的一个女硕士生,因为毕业论文写作和找工作着急上火,突然说不出话来,哈老师得知后赶紧将煮好的白萝卜汤给她送过去,其他的同学都羡慕地说:“老师,我们也想喝萝卜汤”,哈老师讲起这段故事时脸上露出了母亲一样温暖的笑容。
  “如果说爱学生视如己出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真心指导学生,替他们把握机遇,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是老师应尽的义务。”哈老师说。一个博士生在申报2010年校级优秀博士论文时,因父亲病重而没时间填申报表,打算放弃,哈老师觉得错过这个机会实在可惜,就向研究生院做了保证,帮助她填表申报,后来这篇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博士论文。
  对于独生子女居多的80、90后学生,哈老师说:“他们年轻单纯,心理、情绪变化快,教育他们要有耐心,要懂得倾听。”一个博士生曾给哈老师发短信,说自己生活学习的压力很大,有些不知所措。看到短信后,哈老师第一时间联系这个学生,开导她如何减压,保持良好心态。“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论文中的错误认识,老师要及时指出他们的问题,耐心引导,通过一篇作业、一篇论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是负责的,是充满期待的。”哈老师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被她修改过的论文,常常是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甚至连标点符号的错误都被纠正过来。

学高为师学识渊博

    哈艳秋老师承担着本科、二学位、硕士和博士的多层次教学任务,主讲中国新闻史、广播电视史研究、中外新闻思想研究、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等。她备课认真,注重联系实际,特别注意把新闻界、广电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吸收到教学中来,因而授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以她主讲的《中国新闻史》课程为例,哈老师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对新闻史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展示新闻传播活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学生们课堂表现积极,踊跃与老师互动。该课程教案入选了2007年校教务处《本科教学教案选编》。
  “要给学生一滴水首先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哈老师常常用这句话来告诫自己在教学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思维,创新理论,创新方法。2002年,她独立制作完成了现代远程网络教育《中国新闻史课件》(上、下),这是我国第一部采用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完成的新闻史教学光盘,荣获2003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省部级)优秀课件奖。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哈老师十分重视科研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项目、省部级项目,撰写著作20多部(包括与人合著),发表论文80多篇。她撰写的论文著作多次获得省部级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的奖项。

身正为范教书育人

    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教师的职责首先是育人。教知识,只记得一时,而育人,却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哈老师的一位硕士生正在申报课题项目,正赶上哈老师腰间盘突出病发作,哈老师不顾疼痛,坚持下床批改。哈老师深知作为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老师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2010届硕士生张丙菲在毕业论文的感谢词中写道:“在广院读研的两年里,哈艳秋老师的严谨治学,亲切善良,还有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使我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中。她是我们‘哈门’子弟的严师,也是我们在北京的母亲。感谢哈老师对我的照顾和指导,能在您的指导下学做学问,学做事,学做人,是我毕生的幸运。”(整理:宋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