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赖声川柴静畅谈理想 白岩松

5月1日下午,戏剧导演赖声川与央视记者柴静在“玛克思大爬梯”举行了一场对谈,歌手胡海泉担任跨界主持,穿针引线。二人以《时代的结绳者与观察者》为题,与在场的年轻人一道畅谈理想,分享成长的感悟。

理想的“根”在哪里

生于50年代的赖声川在美国出生,在台湾长大。60年代的理想主义氛围中,赖声川成长为一个充满理想的青年。大学一毕业,赖声川和妻子丁乃竺选择“裸婚”,并一起攒钱准备去美国留学,赖声川说当年刚结婚时,自己并不担心看不到金钱上的未来,直至今天,他对物质的态度依然如此,认为太多的物质只能给人带来烦恼,而不是快乐。70年代,赖声川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戏剧博士,伯克利正是嬉皮文化的盛行之地,赖声川在那里接触到自由不羁的思想,同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开始重新认识东方哲学——《道德经》成了一本对他产生极大影响的书籍。

柴静则给观众们分享了自己与朋友们的聚会上看“台湾民谣30年”的光盘,席间每个人都感慨良多,白岩松更泪流满面。柴静说:“台湾民谣对我们这代人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都是台湾民谣的孩子。”

定义你是“谁”

70年代,赖声川在美国攻读戏剧博士时,台湾还没有戏剧的土壤,赖声川笑称自己读的是“边缘专业”,“一回台湾就要失业”,但一路走到今天,路就走开了。赖声川说,如今的世界人们习惯于用工作定义一个人是谁,给一个人贴上诸多标签才能产生辨识度,但一个人要相信他所相信的,而当面对一个你以为它能给你带来幸福的事物时,心里打一个问号。在赖声川的成长过程中也经历过青春期的苦闷,他告诉在场的年轻观众,这其实只是一种“生物性苦闷”,只有经历过后才能长大。在赖声川的大学期间,有时会翘课去海边坐上一天,听海看落日,他也鼓励年轻人要多走出去感受大自然。

对柴静来说,“找自己”同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柴静出生于70年代,她生长的年代没有“我”的存在,16岁的她为雷锋叔叔写下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柴静坦言,三十年来她努力从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大的共同体中把自己剥离出来,离乡背井,就是为了找到自己。柴静认为,真正的民主是每个人可以定义什么叫快乐。来京工作十多年的柴静至今仍然租住在一个一居室的小屋中,但她表示自己对此从来不在意,因为“生命不是一张属于你的床铺,生命有时就在一瞬之间”。(作者:陈然)

(新闻网学生编辑:黄先昊)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