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一门课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一个团队的力量”——专访我校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传播学教学团队

      胡正荣教授主持召开传播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工作会议

    打开2011秋季学期公选课的选课页面,同学们不难发现,又多了很多琳琅满目的新课程。这其中,曾打造在学生中颇受欢迎的《传播学》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团队在今年又面向本科生推出了第二门公选课《传播学名家名著》。该课程将由我校副校长胡正荣教授领衔的传播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的14位老师以讲座形式授课,通过对传播学名著进行精读,介绍背景,撮其大要,加以阐释,引领学生对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与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
  虽然这是传播学教学团队开设的第二门面向本科生的公选课,但之前团队开发的多门硕士、博士课程已获得同学们的普遍好评。《传播学名家名著》就是由传播学研究生课程《传播学名著选读》衍生而来,根据本科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进行了适当调整,以提高课程的贴近性与接受度。据团队带头人胡正荣教授介绍,在2010年新版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教学团队多名成员为研究生开发了《传播学研究专题》《国际传播》《视听率研究》《媒介生产专题研究》等11门全新课程,而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也已经有四门,今后还会逐步开设更多适合本科生的课程。
  “多面开花”———打造一流教学团队自1982年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开设传播学课程以来,经过众多教师的共同努力,传播学教学团队逐渐成形,形成了以胡正荣教授为团队带头人,以陈卫星教授、龙耘教授、刘燕南教授、段鹏教授为核心,以十余位年轻教师为骨干的教学团队。团队在多年的发展中获得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并于2009年被评为我校首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许多国际名校的课程基本上都是由一个教学团队来完成的,尤其是基础课程。传播学是我校的基础学科,所以我们想在现有的条件下,按照符合教学规律的模式来操作。而与其他学校不同的一点是,我校讲授传播学的十几位老师几乎遍及所有的文科院系,所以有了一个集合力量的想法。”谈及团队成立初衷,胡正荣教授介绍说,想把分散在各个系和院的讲授传播学理论的老师集合起来,让大家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下进行教学和科研,利用团队的力量,提高我校传播学的学科水平。
  自传播学教学团队组建、发展至今,除积极参与传播教学之外,团队同时广泛参与学术研究,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截止目前,该团队成员共承担着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课题42项,经费逾百万元;出版专著超过50部,年均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努力将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致力于为广大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更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传播学课程。
  作为学校一支重要的教学团队,传播学教学团队十分重视团队建设。接下来,团队将从四个层面入手,“多面开花”,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一是在现有传播学概论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再开发,除进行传播学概论的讲授外,继续开拓更深更专的专业课程,比如《传播效果研究》、《受众研究》等,这些课程将不仅面对本科生开放,还将陆续延伸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层面。二是集合了团队成员的力量,继续加强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目前团队承担的学校“211工程”科研项目正在进行之中;团队与广电总局合作开展的《外国名牌教学栏目》研究、与云南电视台合作开展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创新》的成果已经出版;未来团队还将参与到我校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年度出版物《新媒体前沿蓝皮书》和《全球传媒产业蓝皮书》的研究中去。三是关于专著的出版,团队正在酝酿出版《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学名著20种》和《传播学名家名著》等传播学理论著作,鼓励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四是关于课程的电子化,根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传播学》的教学视频已经实现了网络共享。团队老师目前还在逐步录制其他课程的教学视频,尽快上传至网络实现共享。“不断纳新”———志趣相投的活力团队传播学教学团队由我校胡正荣教授领衔,有核心成员6人,梯队成员10人。其中既有成名已久的国内一流传播学者,也包括我校十余位青年骨干教师,他们分别来自我校八个不同的二级学院和研究机构,由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负责团队建设的组织工作。
  团队成员赵靳秋副教授介绍,团队成员教学研究兴趣相当,志同道合,聚集在一起本身就有一个非常活跃的学术气氛,而且胡正荣教授定期会召开团队会议,大家在会议上提出问题,互相交流经验,对团队凝聚力的加强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团队的公开课制度增加了团队成员间的互动交流。“这学期我开设的公选课,团队的其他老师可以来听课并写出评价报告,这样等于成员之间互相切磋了,也能够向一些资历久的老教师学习经验,我们团队中年轻的同行就相当于得到了练兵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水平也就得到了提高。”赵靳秋副教授说。
  团队成员张龙副教授也表示,团队工作直接分配到每一位老师头上,各人能够迅速的开始自己的课程准备,然后再进行汇总。效率提高了,质量也就上去了。李继东副教授介绍说,传播学是一个很庞大的学科,理论性较强,学习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传播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关系,所以团队的力量尤为重要。
  团队协调人周亭副研究员在采访中特别强调,“团队是开放的,随时都在补充新鲜血液”。谈及团队扩充,胡正荣教授表示,会以课程或科研为纽带,逐步吸纳新的老师进入团队。他说,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教师有进入团队的意愿,另一方面需要老师的研究与我们团队的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相一致。“人有我优”———彰显国际化优势走近传播学教学团队开展的工作,不难发现团队似乎非常重视“国际化”的发展态势,比如在《外国电视名牌栏目》中,根据各成员的不同语言优势,使用多语种的材料进行研究,又如团队参与组织教学、使用全英文授课的“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项目”。关于团队的发展方向,胡正荣教授表示,国内开设传播学课程的大学比比皆是,我校作为研究传播学的强牌院校,必须要有区别于人的特色和优势。除了课程开发、项目研究等方面在积极形成优势外,国际化程度高也是另一个突出的特色。
  “我们的团队中,已有部分教师能用英语、日语或法语授课。这种多语种授课的优势是区别于同类或同等院校的方面之一。”胡正荣教授介绍说。另外,团队成员在各类国际学术会议都有论文发表的经验,团队带头人和核心成员基本上都有在国外求学或访学一年以上的经验,其他成员也都曾在国外其他高校进行过一个月以上的访学。目前,团队参与开展的国际化项目有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班,下一步还将开设全英授课的传播学理论延伸课程。“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用英文授课的课程,接下来要发展英文授课的课程体系,最终目标是发展建立一个全英文授课的传播学专业。”胡正荣教授称。
  周亭教授介绍,团队目前正在编撰两本与中国社科出版社合作年度出版物,《全球传媒产业蓝皮书》和《新媒体发展蓝皮书》,集中关注一些全球领域的有关新媒体和传媒的前沿话题。此外,团队每年还会出拿出固定的经费资助成员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广阔的国际视野保证了团队能够吸纳国际前沿理论,返观本土媒介实践,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广泛应用,力求培养出既有国际眼光、又适用于本土的优秀本科学生。“课程建设”———大学建设的核心结合最近校园里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的“本科课堂教学改革”,团队带头人胡正荣教授向记者介绍了团队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指出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堂”。“长期以来,中国高校的授课模式基本是一人一课,课程更新慢,创新性不强。我们尝试探索的是一条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建设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动态的、多元的,是以团队为单位的体系,我们希望形成风格多样化,更新快的课程。”胡正荣教授同时表示,希望形成一个良好的课程体系,同时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国内和国际。“我们基于教师层面的模式创新,最后还是为了学生能够获益。”
  胡正荣教授强调,学校建设的核心应该是课程建设,而好的课程依赖于好的老师。团队希望最后能够形成“一个老师能讲多门课、一门课多位老师讲”的教学格局,使每位老师既有主讲课程也有辅讲课程,这样不仅扩大了老师的知识面,也丰富了课程内容。他期望今后学校课程的发展都能以团队方式进行建设,“也希望我们团队能为我校课程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让大家少走弯路,多行有效之道。”


附:我校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除2009年获评的传播学教学团队外,还有2010年获评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团队。该团队创设于1959年,经历了几代教师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形成了以高晓虹教授为团队带头人的成熟、稳定、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且紧密合作的师资队伍。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