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地带

中秋杂记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相思日,殊不知有多少人不得相见与团圆。当万家灯火点亮的时候,还有许多人在翘首企盼,一时的归去。云描画天上宫阙,夜以黑暗研墨,借当空之月重忆唐朝宋朝的诗词,借中秋之际追寻一去不返的岁月。刘禹锡叹星辰褪去光彩,以让玉辉。辛弃疾念飞镜重磨,叵耐山河让泪眼婆娑。白居易觉清光似昨,李商隐语碧海青天。中秋,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虽说现代亦有诗人感时伤怀,却总不似当年的明月,前朝的清风那样自然。觥筹交错,诗友数几,交流在一个小圈子里,相互称道诗歌如何如何,却没有人留得下千古绝唱,万世之句。秋思落了千万家,或许诗人已经不能算作一种职业,他的存在已经不能给千年的中秋带来什么新意。于是,商业化成为了当代的代名词。可能当代人实在太多,各抒己见,已经没有时间顾及他人的思考与遣词造句。但是对于娱乐的追求始终是人类的主题。

  所以,中秋的月依旧是洁白无瑕,可是人间的光已经是金银的质地。纷乱的包装早早地占据商场的舞台,奔走的汽车与人群在这个夜晚拉着关系,套着近乎。一桌桌酒席的背后是利益的相互交错,一个个礼盒的背后是当代的普遍之风。于是乎,文化成为了天空的高悬之物,而物质才是尘世间的共鸣。

  我曾想,如果李白杜甫白居易张若虚来到今天,他们能否适应当代中秋的气息,他们还能否有闲暇站在高阁之上,立于春江之旁,感慨吟歌,以思天地与自我之间的牵襻。恐怕他们更多的是受某处之邀,在饭桌上谈论,在电视前交流。虽说新的媒介步入千家万户,而我觉得只有宣纸毛笔才有那种凝文化之思,聚天地之韵的感觉。

  都盼着今朝团圆,但却是离愁别散,经常扰了这美好的时光。多年前在月下,食完椰蓉的月饼,三五成群,聚于楼下,胡侃一气,未曾料想朋友之间终要各奔前程,不知去向。四五年后,甚至更长时间,再次相聚,印象中的模样已经变成了时间的痕迹,各自诉说着过往的人生,而只有月亮依旧当空。人的记忆是碎片,是残痕,漂浮在心间,支离不合。

  今年中秋,我孤灯一盏,身旁无月饼相随,秃笔一杆,月儿徒圆,却不知人间几多沧桑。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