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地带

清晨六点半,济南的公交

    济南这个城市,不大,却纯,纯的干净。虽然有时候环境脏一些,但人心不脏,世道不乱。估其原因,大概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泉水柔润,青山环绕,本来地界不大,却有山有水,故养了温和之气。

  近些年济南也在发展,经济靠着几百万的人口也在提速,但发展速度比不上其他很多一线城市。大致格局还是那个样子,没有太多的变化,当一些二线城市已经发展了地铁的时候,济南因为泉脉一直没有敲定这个计划。可以说,这里面有种理念的东西,一种对于过去的追记。老话里讲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今已难觅,所以当代的人还想凭借现存的几十名泉、一汪明湖来守住济南的精神。所以,发展在这个时候,调和了现存的人,调和了人们的记忆,不似其他城市,走的那么快,让人失去了对于往昔的凭吊,只能看着一座座高楼拥仄地排列在原本不属于它们的地界。

  很多人逛济南,觉得没大有玩的地方,只是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黑虎泉、芙蓉街,加上新兴的购物广场,在方圆一千米的地方,基本就能把名胜都览遍,把小吃都能吃完。但是,虽说如此,济南需要的是一种体验,一种精神的放松与淡泊。城是固有的城,人是流动的人,人来了,走了,走马观花地认为自己已经领略了济南,定下一个印象。很多时候,这种印象都是太模糊,或是太片面。如果有机会,应该在清晨六点半乘一趟济南的公交,感受城市的静谧,人群未流动的感觉。

  这个时候的公交,没有上班时段一片白领在车上拿着手机低头不语,自顾自玩着的场景。车上的电视还没有一遍又一遍地播放毫无生趣的医疗广告。没有车马交错时司机对着车外面的其他车辆破口大骂的情形。车不空,只有几个刚刚晨练回来的老头老太,或是要去赶集买菜的大婶大娘,再或者会有一两个在公园练剑归来的“剑士”,一身古装,背挎宝剑,脚步轻盈,车上的人也习以为常,不曾有任何诧异的表情。有一天早上,碰见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小桶,一支自制的大毛笔,穿着一身素衣。估计是小桶里水混了墨,要去广场上练大字书法。在车上许久,终耐不住笔端之痒,蘸上水,在车厢地板上写起了字,远远看去,虽然水墨不浓,却有着风骨。到站时,水已干,不留痕迹,老人拾掇好家伙,下车,去公园广场上一挥诗篇。

  这时候坐公交,还会闻到油旋和草包包子的香味。这两样算是济南的传统小食了。来了济南的朋友,玩完回去,我问吃了什么,列举了几样,却独独没有油旋和草包包子,便知其走马观花,如其他游客一般逛个大概而已。这油旋,名字中涵盖了它的两个特征。面揉好的小圆饼,上面用手揉出一圈圈的纹路,放在圆盘上烘烤,下面是炭火烧的炉子,刷子上油,待到烤好,一圈圈的纹路烤成了酥皮,因刷了油而特别香。油旋很多年了,越传越少,像老建筑一样,被拆掉的和保护起来的数量绝对不成正比。前几年在家,知道芙蓉街东西路上还有一家油旋店。店不大,里面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店里同时还卖豆腐脑,吃油旋的很少进去坐下。那家铺子维持了许久,估计现在去寻,还能寻得到。

  草包包子,不在那个方圆之内,需特意去寻,才能找到,市里倒还有几家。相传创始人因为有“草包”的绰号而给他的包子铺起了这个名字。去过西安,吃过贾三包子,去过杭州,吃过小笼蒸包,觉得是各具特色。济南的草包包子,质朴些,不用蘸醋,口味是北方的味道,猪肉大葱。可能也是老济南人做出的特色吧。

  当代某位作家曾盛赞在北京的好处,北京的老,北京的新,北京的吃喝玩乐。我觉得城市像济南就刚刚好,有购物商场如恒隆,进去感觉如西单的商场,但是出来却不似北京那般热闹。城市不大,人口虽多,但是人心不坏。济南人让座是一种习惯,年轻人上公交都往后坐,把靠近前门的两排都给老人让出来。有专座但是老人不用走到那就已经坐下。当然,六点半的公交上,也有登山刚回来的老人,觉得自己比年轻人都精神,拒绝接受让座的“礼遇”。

  在六点半乘济南的公交,沿着城市的路线走着,会寻到过去的痕迹,会记得人心的恒温。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