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亭友:五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突出成就
作者:汪亭友|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10-13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砥砺奋进、辉煌发展的5年,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成效显著的5年。作为一名积极参与反对错误思潮斗争的学者,我有着深切的体会,并为党取得的成就由衷感到高兴。党的一切工作成就包括意识形态工作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维护中央权威,贯彻中央决定,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极大坚定了全党全社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可靠思想保障。

 5年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成就,与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密不可分。

一是把意识形态工作提到“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高度。

 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制度的观念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是通过党的领导和组织、管理等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全党全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让反映党和人民意志的政策主张,牢牢占据思想宣传的主阵地,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更好更有秩序地推进,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充分的思想舆论条件,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高度重视并努力搞好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光荣传统。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①邓小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做好这项工作是全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任务”,“决不能削弱”。江泽民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报告的讲话中指出,“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办好一切事情的保障”,还认为“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传统、一大优势”。

 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用“极端重要”、“三个事关”说明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地位,具有重大的政治理论和现实意义。既继承了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优良传统,又适应了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要求,纠正了“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只要经济工作搞好了,其他工作放松一点,有些偏差遗漏也不要紧”等不良倾向和错误观念,同时也是应对国际国内各种思想舆论交融交锋、思想文化领域斗争频繁激烈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意识与存在、政治与经济关系等原理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工作的具体体现,丰富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正是在“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精神指引下,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全面部署下,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格局,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出问题和不利局面迅速得到扭转,呈现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强有力支持。


二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全党全社会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②他还说,“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③

 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全党全社会的理想信念,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以昂扬奋进的精神和姿态,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既是对全党工作的总要求,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题中应有之义,是指导整个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方针。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两个巩固”的重要论断,既深刻概括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明确指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努力方向,也是做好新时期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原则与基本遵循。

 习近平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他还用“参天大树之根本”“万里长河之泉源”形容马克思主义同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之间发展与奋进的关系。

 坚定全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全体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是一项凝心铸魂聚力的伟大工程,也是团结奋进的伟大旗帜,关系到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习近平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缺失或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

 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整个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所在,是支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顶梁柱”,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正因为信仰、信念、理想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加强全党全社会的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胜利。

三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部门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具体体现在党的思想宣传、新闻出版、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并通过党和政府的宣传教育文化部门、党和政府主办的新闻媒体、党领导下的党校高校、科研院所、教育文化等部门与单位贯彻落实。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信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和全局高度就如何抓好党的宣传思想、文艺、新闻、互联网信息传播、哲学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等工作,就如何加强和改善意识形态各部门各单位党的领导,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统一了全党全社会的思想认识。

 在2013年8月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宣传阐释好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他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要求思想宣传部门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开展文艺创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文艺事业。习近平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2015年12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党校必须姓党,党校教师必须姓党。党校和党校教师要把党的旗帜亮出来,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上空高高飘扬。坚持党校姓党,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要求,党校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共产主义,旗帜鲜明、大张旗鼓讲党的性质、讲党的宗旨、讲党的传统、讲党的作风。党校要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不当旁观者,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守护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前沿阵地。

 2016年2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他要求党媒“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

 在2016年4月网信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要求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净化网络空间,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在2016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号召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部门或单位的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党中央、国务院根据讲话精神颁布的系列意见文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理论指导性和工作前瞻性,不仅指出了意识形态部门或单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澄清并纠正了许多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而且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任务和方向,大大增强了意识形态部门或单位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是扎实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奠定了新时期新阶段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四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

 再好的决定决策,如果得不到贯彻落实,也是一句空话。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担当,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促进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5年10月中央颁发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强调要坚决守好“责任田”。《办法》要求,要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站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全局高度,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各级党委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更高的位置,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经常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态动向,正确判断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应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肩负起抓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

 2016年12月中央又颁发了《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强调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细化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网络空间的具体要求,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应当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

 2015年8月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存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拉帮结派等问题”列为党的巡视工作的首要问题。201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条例》修改总结吸纳巡视工作实践创新成果,为依纪依规开展巡视、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不仅如此,十八届中央还巡视了宣传、文化、新闻等中央意识形态单位,巡视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31所中管高校,形成了经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的《关于巡视中央意识形态单位情况的专题报告》和《关于巡视31所中管高校党委情况的专题报告》。巡视对宣传、文化、新闻等单位进行了全面政治“体检”,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促进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巡视对31所中管高校进行了全面政治体检,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促进了高校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各项工作,发挥了标本兼治作用。

 从巡视工作的问题反馈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问题较为普遍,追本溯源,根子在于思想认识上有偏差,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够,政治立场没站稳。强化政治巡视,发挥政治巡视的利剑作用,目的是形成震慑,倒逼意识形态责任落实,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意识形态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是坚强有力的,成效显著。敢于发声亮剑的部门和单位越来越多,一批群众意见大、社会影响恶劣的所谓“意见领袖”得到及时处理,“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受到有效遏制,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几近失守的被动局面开始发生根本的改观,极大地巩固并推动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5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必将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物质力量,也必将被浓墨重彩地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