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 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 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 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 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2013 年11月12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49页
今天, 我们党处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上,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可以这么说, 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 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 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 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 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 零敲碎打调整不行, 碎片化修补也不行, 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 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 年2月17日)
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 治理一个国家, 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 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 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可以说, 我们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 的破产, 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年2月17日)
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 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思想上必须十分明确,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年2月17日)
在政治制度模式上, 我们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特别讲了一段话, 就是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 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 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 我们走自己的路, 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 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 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说以上这段话的意思, 强调三个“无比”, 就是要强调我们要有坚定的政治自信。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 年2月17日)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 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 而是要使它更好; 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 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 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我们不仅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年2月17日)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 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 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 年4月15日),《人民日报》2014年4月16日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在前进道路上, 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59页
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古今中外, 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9页
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 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 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 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 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 不能割断历史, 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政治制度是用来调节政治关系、建立政治秩序、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的, 不可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来抽象评判, 不可能千篇一律、归于一尊。在政治制度上, 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 要搬过来; 或者, 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 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 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9-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