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爱武 刘彦希)2017年3月30日,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中国广告博物馆和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共同筹备《中国广告四十年》纪录片的拍摄项目正式启动。即将到来的2019年,是中国广告恢复四十年纪念的重要历史节点,也是对中国广告与中国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的重要时刻。
中国的经济发展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广告业自1979年从“零”开始,一跃到成为世界第二大广告市场,这一历程是中国广告和中国经济发展波澜壮阔,恢弘壮丽的四十年。广告作为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经济生活的风向标,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会嘉宾全体合影
我校党委书记陈文申,广告学院院长丁俊杰,资深教授、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黄升民,基金会秘书长刘湧,广告学院党委书记刘灵等学校领导;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会长李西沙,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监管司司长刘保孚,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敏,北京世纪北广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小青等全国广告专业协会组织、业内资深广告人;厦门大学教授陈培爱,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罗子明,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段淳林等来自国内各高校广告专业教育代表,齐聚中国广告博物馆,共同见证和开启《中国广告四十年》记录片这一伟大工程的扬帆起航。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首先,由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致辞,陈书记表示:“广告专业是我校的优质专业,广告史的研究也是该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广告四十年》纪录片拍摄活动的启动,是一个里程碑的工程,标志着该专业的史学研究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象征着广告业在新时期对国家经济的推动迈入一个新阶段。”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 陈文申
此次纪录片的投资出品人、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会长李西沙在讲话中谈了对拍摄《中国广告四十年》的初衷以及期望,并表示将全力支持项目的开展。
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会长 李西沙
丁俊杰院长在宣布项目启动的同时介绍了项目的四个重大意义:第一,为中国广告业留记忆,找前途;第二,透过广告,来发现一个国家的理想,找寻出中国广告与国家经济、文化、社会民生之间有着怎样紧密的联结;第三,为广告人树立尊严和地位。《中国广告四十年》要记录中国广告人的优秀创意和智慧结晶,以及他们为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第四,透过纪录片向全社会证明广告的真正价值,让大家重新认识广告,正确认知广告。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丁俊杰
参与创建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广告学专业、中国广告教育先驱、厦门大学教授陈培爱在发言中提到广告教育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希望在纪录片里能捕捉到广告教育的发展变化。
厦门大学教授 陈培爱
中国广告博物馆发起人代表、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监管司司长刘保孚在讲话中讲到,广告产业在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扩大消费、塑造品牌、促进经济结构升级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通过中国广告四十年历程的研究和梳理将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
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监管司司长刘保孚
启动仪式最后,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黄升民教授介绍了项目的筹备进展和工作团队。 “《中国广告四十年》将通过影像的方式,再现中国广告、百姓生活、社会变化和国家崛起的四十年征程,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伟大的创意、伟大的品牌、伟大的媒体和伟大的人民。”
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资深教授 黄升民
“有了40年,还会有50、60年,在广告产业、中国品牌、媒介产业和百姓生活等方面的研究都将成为巨大的数据库。我们要做中国广告的喜马拉雅,这四大板块将成为四座巨大的主峰。”黄升民教授强调。
下午,与会的业界、学界代表和工作团队一起召开了项目工作会议,各研究小组执行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思路、方案规划以及采访线索等。与会的各位专家和老师也认真的提出了专业性建议,并表示将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完成这一伟大工程。
工作会现场
此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已经联合业内各方先后出品了《中国广告二十年》和《中国广告三十年》。
中国广告20年
中国广告30年
据悉,《中国广告四十年》预计于2019年在各大媒体上发行与播出,希望大家届时关注。
(编辑:陈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