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1331 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意见

2017-04-07 │ 浏览次数:2828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为贯彻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进一步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通过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我省高等教育振兴崛起,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和“产教融合发展”战略部署,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的工作要求,努力开创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山西振兴崛起做出更大贡献。

坚持内涵发展、统筹规划、完善体系,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竞争力。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发展、注重贡献,推动高校改革发展与国家和区域需求高度契合、紧密关联,增强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能力。坚持特色发展、凝练思路、明确定位,引导高校走特色强校之路,实现“一校一面”,形成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特色发展局面。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分类实施,既鼓励上水平、冲一流,通过适度倾斜实现率先发展,也注重调结构、谋布局,通过普遍支持实现均衡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凝聚合力、激发活力,大力深化高校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高校的创新和发展活力。坚持开放发展、拓展空间、合作共赢,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二、总体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国家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全面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团队建设,全面加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联盟)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高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着力提高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推动高校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经过努力,基本建成规模合理、结构优化、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的山西高等教育体系,高校综合实力、办学活力、服务能力、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相关发展指标达到中西部省份先进水平,产出一批对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