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通知

首页  通知
  • 通知公告
  • 通知
  • 2025-04-15
    中国传媒大学公开选聘中层干部公告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现面向校内外公开选聘中国传媒大学中层干部。公告如下:一、选聘岗位: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处长(副主任)1人二、选拔条件政治素质过硬,严守外事纪律;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强,公文写作功底扎实;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历;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在科级正职岗位或相当层次职级工作三年以上,或具有副高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三年以上;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具有正常履职的身心条件;英语专业毕业,非英语专业的原则上应具有相关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如托业听力阅读800分以上、托福100分以上、雅思7分以上或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具备较强的交传翻译能力。熟悉高校外事工作者优先。外单位在编在岗人员报名,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三、报名要求报名者填写《报名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于2025年4月30 日前发送至zzb@cuc.edu.cn(文件夹以“应聘+姓名”命名)。学校将在资格审查后进行面试答辩,并按干部选拔任用要求履行相应程序。(联系人:甄真;联系电话:010—65783298;16619912429)中国传媒大学应聘人
  • 2024-11-20
    巡察公告2024年第2号
    经学校党委授权,根据《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巡察工作规划(2023—2027年)》和《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2024年第二轮校内巡察方案》,第二轮巡察共派出3个巡察组对6个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巡察组自2024年11月20日起陆续进驻被巡察单位开展巡察工作。巡察组将牢牢把握政治巡察职能定位,始终聚焦“两个维护”根本任务开展政治监督,结合学校工作特点,聚焦被巡察党组织的政治责任,继续围绕“四个落实”开展常规巡察监督,并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师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工作部署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巡察组及任务分工如下:巡察组组长副组长被巡察党组织第一巡察组王晓丽吉也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党委第二巡察组李宸屹王洋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第三巡察组郝娴贞龙俊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党委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委巡察组将按照《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巡察工作实施办法》,通过听取汇报、问卷调查、列席有关会议、与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干部群众个别谈话、抽
  • 2024-11-18
    学校党委2024年第一轮巡察结束现场巡察公告
    经学校党委授权,根据《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2024年第一轮校内巡察方案》,2024年第一轮巡察共派出3个巡察组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戏剧影视学院党委、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等6个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现已顺利完成现场巡察任务。 各巡察组已结束现场巡察,自2024年11月18日16:00起,对设置的信访接待点予以取消,“意见箱”全部撤收,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全部停止使用。之后,群众信访可通过正常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 衷心感谢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和对巡察工作的支持! 特此公告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 2024年11月18日
  • 2025-09-22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2025年度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信息的公示
    根据教育部关于2025年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安排及相关工作安排,现将学校有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项目信息公示如下:一、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自评报告公示根据教育部工作要求,现对参加2025年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自评报告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5年9月22日至10月10日公示地址:https://hzbx.cdgdc.edu.cn/hzbx/publicity/id?jlbh=11216二、中国传媒大学考文垂学院自评报告公示根据教育部工作要求,现对参加2025年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国传媒大学考文垂学院”自评报告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5年9月22日至10月10日公示地址:https://hzbx.cdgdc.edu.cn/hzbx/publicity/id?jlbh=11366三、中国传媒大学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媒体商务硕士学位教育项目自评报告公示根据教育部工作要求,现对参加2025年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国传媒大学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媒体商务硕士学位
  • 2025-08-22
    2025年秋季微专业招生信息
  • 2025-08-01
    声明
    “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简称“齐越节” )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1997 年创办,该活动主办单位为中国传媒大学。近期,有社会公众询问“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青少儿朗诵大会”是否与中国传媒大学有关,就此中国传媒大学郑重向社会各界声明如下:1.“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青少儿朗诵大会”并非由中国传媒大学组织、主办或承办。2.中国传媒大学从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以中国传媒大学名义组织或举办“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青少儿朗诵大会”。3.中国传媒大学未参与该活动的任何策划、运营、评审或宣传工作。4.该活动与中国传媒大学及其主办的“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简称“齐越节”)无任何关联。请广大公众、参赛者以及家长注意甄别,谨防误导。特此声明!中国传媒大学2025 年8月1日
  • 2025-07-16
    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度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公示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25】3号),经学院申报、评议专家组评审、本科生院审核、校学术委员会审议、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2025年度我校拟向教育部申请增设游戏科学与技术、电子竞技、品牌学3个本科专业,拟撤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7个本科专业,现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7月16日—7月22日),任何单位或个人若有异议,请向本科生院提交书面材料或发送电子邮件,并署真实姓名,否则不予受理。联系人:孟老师,电子邮箱:mengning@cuc.edu.cn。 附件:2025年专业设置材料.rar
  • 2025-07-11
    “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青聚 AI”人​工智能+专项赛国赛参赛名单公示
    按照《关于举办“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 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青聚AI”人工智能+专项赛的通知》相关要求,本年度“挑战杯”“青聚AI”人工智能+专项赛我校共有43个作品报送至国赛,现对国赛参赛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自2025年7月11日至7月15日止,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反映。联系电话:65783443邮箱:cucshijian@126.com“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青聚AI”人工智能+专项赛国赛参赛名单序号作品名称作者姓名(集体作者)指导老师1AI 赋能面向儿童的青铜器交互科普石静怡、张杨博雅、张曼奇、杨谨彤、刁泉荃孙国玉、王发花、吴卓浩2AI音愈和鸣——音乐疗愈与智能算法的双频共振 跨代际心理干预系统(青少年/老年定向版)李怡潼、崔方晨、孙玙涵、赵思玛、宋清越、张垚、吴哲莹、查弋尔、张洛鸣、裴晨希涂中文、张超3奥森智侦——多模态智能鉴伪金融防御系统李梦佳、王奕祺、刘奕孜、周蔓璐、杨焱熙、曾月琳程皓楠4ChroAIde——文化智能驱动的配色灵感引擎,领航技术人文融合新征程吴雨璇、陈庆博、潘廷峰、于嗣平、高文韬、李思甜赵海英、
  • 2025-05-15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组织2025年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报名的通知
    为推动国际中文教学事业发展,根据我校共建海外孔子学院工作需要,现启动2023年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选拔报名工作,具体选拔要求如下。一、岗位信息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2名智利边境大学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1二、报名信息(一)报名对象2024年应届本科、研究生毕业生在读研究生(二)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5月20日(三)报名条件1.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品行端正,无犯罪记录,热爱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2.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沟通能力。4.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含)以上水平;英语能力达到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水平。掌握派驻国语言者优先。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外语、教育等人文社科专业背景。6.年龄一般在22至35周岁之间,确属工作必需,年龄可适当放宽。7.持有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认定颁发的《国际中文教师证书》或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者优先。8.掌握中华才艺(民族乐器、舞蹈、太极、中国画、毛笔书法等)者优先。9.有视频制作、编辑特长者优先。10.申请人在派出前须完成新
  • 2025-05-15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选拔2025年孔子学院公派中文教师的通知
    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广国际中文教育,根据我校孔子学院工作发展需要,现面向我校、社会选拔公派中文教师,拟2025年下半年赴我校合作共建孔子学院任教。欢迎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报名。一、岗位需求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1智利边境大学孔子学院1名二、应聘条件1.热爱祖国,热爱国际中文教育,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诚信友善、有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纪律性强。2.具有2年及以上教龄(国内或国外,包括汉语教师志愿者经历)。3.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外语、教育、文化等人文学科专业学习背景。年龄一般在55周岁(含)以下,身心健康。荷兰语、葡萄牙语等非通用语种教师年龄可在58岁(含)以下,身心健康。4.能运用英语或所在国语言工作,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含)水平。5.具有较强的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经验、外国相关工作经历者优先。6.具有书法、武术、民族舞蹈、乐器、视频剪辑特长者优先。7. 符合所填报孔子学院岗位的具体要求(详见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公告)。三、选拔流程1. 校内申请人登录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管理平pmplatform.chi
  • 2025-05-02
    招生简章|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艺术城市建设创意与传播人才培训》
  • 2025-04-26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 《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管理人才培训》招生简章
    附件一:“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管理人才培训”学员报名表.docx附件二:“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管理人才培训”学员报名汇总表.xls附件三:培训学员往返交通费报销说明.docx
  • 2025-04-17
    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博物馆传播学术工作坊征稿启事
    一、背景目的当前,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量子计算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全新机遇和挑战。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好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挥博物馆在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与传承,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积极作用,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上海大学博物馆、南开大学博物馆拟于2025年7月中旬联合举办“第二届博物馆传播学术工作坊”,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学术论文。二、征稿主题本届博物馆传播学术工作坊以“赋能与重构:AI时代博物馆传播的多模态叙事”为主题,倡导跨学科的理论对话与方法创新,涵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闻传播学、博物馆学、文化研究、艺术理论、传媒考古及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工作坊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为博物馆传播带来的范式变革,聚焦实践中的创新案例、现实挑战与发展路径,以期推动博物馆传播研究在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层面的双向突破,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理论体系贡献智慧与方案。三、论文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选题)1.AI时代博物馆传播理论的创新与重构2.AI赋能下博物馆传播方式创新与转型3.多模态传播在博物馆叙事中路径探索‌4.‌
  • 2025-04-17
    新《广告法》施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征稿通知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330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95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