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中传要闻1

首页  中传要闻1
  • 中传新闻
  • 中传要闻
  • 2021-04-14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开展“学习百年党史 传承齐越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张师迅 刘奕彤 王鲁一)4月12日早,核桃树下,齐越像旁,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开展“学习百年党史 传承齐越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姚喜双教授,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郑维林,副院长李洪岩、副院长喻梅,院党委副书记陈卓出席此次活动。上午七时,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主题党日活动准时开始。学生代表们向齐越老师塑像敬献花篮,全体师生依次列队向齐越老师塑像献花,并鞠躬致意。学生党员代表、第二十一届齐越节一等奖获奖选手17播本王若凡同学朗读了齐越老师的代表作《和青年朋友谈播音》节选。同学们深切感受到齐越老师对播音事业新生力量给予的鼓励与厚望。齐越老师在文章中嘱咐年轻播音员,“方向明,作风好,发扬延安精神,献身四化,做好本职工作。对我们来说,这是第一位的”,“前进道路上最大的敌人是骄傲自满,不锻炼就不能前进。播音员水平的提高是没有止境的”。作为齐越老师的研究生,姚喜双教授在恩师的塑像前为同学们讲授了一堂特殊的党课。他强调,齐越老师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忠诚、敬业、爱民、廉洁、奉献。广大师生要在了解齐越老师光辉事迹的基础上,认
  • 2021-04-12
    北京外国语大学来我校调研饮食服务及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
    (通讯员 洪润娜)4月8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丁浩、后勤管理处处长王卫放、副处长王大虎来我校调研饮食服务及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副校长李新军热情接待了丁浩副校长一行。在座谈交流中,王达品副书记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表示今年北外与我校开启全面战略合作,为两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在后勤管理方面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丁浩副校长介绍了北外的基本情况、调研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并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和优势,推动两校合作再上新台阶。李新军副校长介绍了后勤餐饮服务基本情况并陪同参观了校园及南苑、溢香苑餐厅,双方就我校食堂的服务设施、运营模式及基本伙用餐价格等情况进行深入交流,丁浩副校长一行对我校美丽的校园风光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表示赞赏,并对我校食堂开设“前旗味道”定点帮扶食堂档口的创新帮扶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参观过后,丁浩副校长一行对我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双方围绕公寓管理、食堂管理、节能技术等交换了意见。调研结束后,丁浩副校长一行参观了我校校史馆,感受我校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党政办公室主任
  • 2021-04-12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马黎来我校调研
    (通讯员 徐若昭 刘嫱 李婧媛)4月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马黎一行莅临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调研指导。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书记刘灵、院长黄心渊以及相关专业教师陪同调研,并在学院学术报告厅参加座谈。马黎司长一行参观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上午九时,马黎司长一行来到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参观了亚洲动漫研究中心、中国动漫艺术陈列馆、智能媒体与未来影像实验室、定格动画实验室和电竞实验室等,详细了解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师生的科研创作情况。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讲话在座谈会上,廖祥忠书记向马黎司长介绍了我校“新文科”建设的情况。他表示,动画专业正是艺术类“新文科”的代表,学院坚持以“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的办学理念,抓住了动画创作数字化转型的特点,在国内独占鳌头,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由我校师生参与创作的《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影片,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近期,学校正在探索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通过举办“社会主义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提升学生价值观,践行“课程思政”“
  • 2021-04-09
    中国传媒大学与新京报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通讯员姜雨欣 李寒冰摄影王雷亭 申皓文肖晓蓉)风恬日暖映春光,中传新京偕同行。4月9日下午,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军胜一行来访我校,与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共谋转型大局,共商发展大计,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京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副社长李海,千龙网总编辑黄庭满,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副书记李众,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晖,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融媒体中心主任杨懿等领导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双方齐聚一堂,敞开心扉,真诚交流,聚焦转型发展,凝聚合作共识,共商发展良策,开启中传与新京报战略合作的新航程。廖书记表示,媒体的变迁对传媒行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对传媒大学的影响更加深远。特别是在传统媒体向融媒体、智能媒体转型时期,随着行业边界的日益模糊化,我们必须适应媒体迅猛变革的时代要求,重新厘定我们的学科、专业设置和奋斗目标设定,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在教学科研、师资培养、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都有新的突破。这决定了学校必须与有行业影响力、引领力的媒体加强合作,共同布局,一起发展。廖书记指出,新京报作为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成功
  • 2021-04-09
    党委宣传部列席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理论学习会
    (通讯员 孙靖)4月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融媒体中心主任杨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王维家等列席学习会,学习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主持。本次政治理论学习的主题是“重温党史经典”。傅楠书记首先阐述了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回顾了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重视历史、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激励老师们通过学习汲取党史经典传达出来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力量源泉、执政智慧、奋斗精神和强大的道德力量,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育人自觉。学习会上,五位青年教师结合带领学生阅读党史经典的教学经历,集中展示了学习成果与教学感悟。安阳朝老师和景满华老师分别探寻了《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两部经典原著中伟人的力量,萃取了实事求是路线确立的历史进程和中国“富”起来的源动力。刘洁老师以“深化自我革命,不负百年华章”为题,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涉及“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李威颖和张凯两位老师立足于文献剖析,分别解读了《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一书中中
  • 2021-04-08
    我校召开2021年春季学期外事工作通报会
    (通讯员 解思远 董雨婷 摄影 解思远)4月7日上午,我校外事工作通报会在明德楼1218会议室召开。会议集中通报了近期外事工作重点及国际交流活动的最新政策,力求配合学校工作部署,结合高水平教育资源,助力对外开放新突破。段鹏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外事负责人、联络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舒笑梅主持。段鹏副校长分析了近期国际形势变化以及我校主动求变的外事工作特点,强调主体责任意识和完善的制度体系在统筹学校教育开放、畅通教育资源循环等方面的重要地位,指出要立足发展新阶段、构建教育新格局,助力我校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秉持并落实“四个突破”:一是在重点专业领域寻突破,在信息技术、大数据、计算传播学等领域与相关院校开展良性合作;二是在对外合作环境谋突破,在学校大外事格局的统筹下,重点依托海南国际学院和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的“双支点”作用,助推学校国际化改革工作;三是要在学校外事服务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再求突破,用好上级部门授予的出访来访外事审批权,在“党管外事”的原则指导下,坚持放管结合,做好外事审批权下放后的承接工作,继续优化调整因公临时出国线上审批业务流程,履行好管
  • 2021-04-08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召开干部任命大会
    (通讯员 孙珺)4月7日下午,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召开干部任命大会。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出席会议,董关鹏院长主持会议。学院全体教职工及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教职工代表参加会议。徐红梅部长宣读校党委关于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总支书记任免决定:任命金勇同志为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总支书记,免去战琦同志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总支书记职务。金勇在发言中表示,将与学院领导班子和教职员工一起,完成规定动作、优化自选动作、争创精彩动作,做好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改革发展的排头兵。战琦深情回顾了在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工作历程,希望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关怀下、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取得跨越式发展。廖祥忠书记在讲话中对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提出殷切嘱托:一是希望大家要有理想,在国家“媒介社会化、社会媒介化”的时代背景下,努力打造出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独具特色、独占鳌头的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二是要有信心,学院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学院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在学院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公共管理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学科优势下,勠力同心,对学院未来的发展与建设充满信心
  • 2021-04-06
    我校对研究生教改项目开展全面审核评估
    (通讯员 邓迪 周思涵 摄影 胡思语)近日,研究生院组织进行了研究生教改项目2019年度的结项工作和2020年度的中期考核工作。本次工作中,参与结项验收的项目总计48项,中期考核项目35项。结项验收和中期考核工作均分为资料验收、现场评审两个阶段,现场评审共计6个场次、3天时间,每场都有3位评审专家进行评审。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改项目管理,落实项目成果,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推进研究生教材和线上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院对已立项教改项目进行了全面审核评估,项目类型包括研究生国际金课、研究生线上金课、研究生一级学科核心课程、研究生精品教材、研究生论文写作训练项目等。研究生国际金课评审现场线上金课评审现场研究生一级学科核心课程评审现场研究生精品教材评审现场研究生论文写作训练项目评审现场评审现场,各项目负责人通过教学课件、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对课程内容和项目进度、现有成果、总体安排进行了概述,其中研究生国际金课使用全英文的汇报与答辩。专家组依次对项目进行点评,给予评审意见及修改建议,项目负责人在与专家组的沟通对话中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项目内容,明确项目建设方向。经过评审,厘清了正在
  • 2021-04-06
    我校首轮专项巡察和第三轮常规巡察完成反馈
    (通讯员 郇瓛)根据学校党委部署,学校首轮专项巡察和第三轮常规巡察反馈工作近日全部完成。本轮巡察反馈首次采取分层反馈方式进行。3月26日至4月1日,2个专项巡察组分别向本科招生办(原)、研究生招生办(原)、科学研究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处、产业管理办公室、学术期刊中心、校医院和幼儿园进行了巡察反馈;3个常规巡察组分别向新闻学院党委、传播研究院党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党总支和继续教育学部党总支(原)进行了巡察反馈。反馈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被巡察党组织(部门)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明显加强,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断压实,积极履职尽责,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巡察组突出政治巡察,重点检查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落实党的方针路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上级巡视及审计反馈问题整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体教育检视问题整改以及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情况。巡察期间共与干部群众代表个别谈话900余人次,被巡察单位教职工覆盖率达73%;召开专题会、列席党政联席会、教师学生代表会议47次。巡察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
  • 2021-04-06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双师博物馆教学”实践
    (通讯员 钟丹丹 赵波 王雨晨 摄影 游玉栋 肖晓蓉 尹琦 郑淞之 万成娟)“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王皮湾村山峁上向世界发出第一次呼号:“铛……铛……铛……刚才最后一响是上海时间19点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请记住,我们的频率是波长61米,周率4940千周……”。4月2日上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李彬副教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波副教授在我校传媒博物馆为2018级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专业30名同学联合讲授《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专业课,通过博物馆里的展览和展品,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课堂体验,将党史学习教育在课堂上“润物细无声”,真正做到让同学们入脑入心。本次教育实践基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针对大三学生开设的《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专业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部主任赵波副教授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党支部书记李彬副教授联合讲授,针对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史,结合传媒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内容,进行课程思政双师教学实践。赵波老师是北京市首批思政课特级教师,李彬老师曾荣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授课竞赛二等奖,均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 2021-04-02
    校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举办党史学习读书班
    (记者王维家张旭摄影郭妍 宋佳音 马欣然范绮梦 韩秭一)4月2日上午,校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举办党史学习读书班,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著作,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参加学习。学习会由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主持。会议还传达学习了全国两会精神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为深化党史学习,党委常委以领读的方式带领大家深入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部分篇目。廖祥忠书记首先全文领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篇章。廖书记表示,“赶考”命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应对执政考验时清醒而坚定的态度,把执政视为应答时代命题、接受人民评判、决定自身命运的考试,这样的清醒和坚定,来源于摆正党和人民的关系,使中国共产党勇于为人民利益而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共产党人“赶考”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赶考”的精神也始终代代薪火相传。吃水不忘掘井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共产党人而言,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
  • 2021-04-02
    缅怀先烈暨“百年先锋”移动听发布会在京举行
    (摄影 王雷亭 申皓文 常能嘉)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载体,更好地教育引导全国大中小学组织开展缅怀先烈活动,4月2日,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市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承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协办的缅怀先烈暨“百年先锋”移动听发布会在北京市八一学校隆重举行。“百年先锋”移动听音频作品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我校电视学院师生团队联合制作。作品以朗诵的方式,深度展现《党建》杂志“百年先锋”栏目中报道过的100位英雄模范的事迹,并用融媒体形式增强党史故事的感染力和视听效果。作品通过融媒体折页、数字书架和党建网专题页面三种形态呈现,受众在PC端和移动端都可以随时随地收听,学习红色历史,感受峥嵘岁月。这些作品既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红色主题教育资源的创新性展示,也是我校师生用心用智用情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学习党史的生动体现。创作项目从2021年初正式启动,经过我校电视学院百余名师生数月努力,首期50位革命先烈的移动听音频作品已制作完成,并在“学习强国”平台、党建网上线。预计在7月1日前,“百名百年先锋”系列融媒体产品将全部制作完成
  • 2021-04-02
    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正式成立
    (记者 阎玺 摄影 宋佳音 余蓉茜)4月2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成立仪式暨干部任命大会在明德报告厅举行。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副校长李新军出席并讲话,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宣布干部任命决定。为进一步理顺产业管理机构职能,提高管理效能,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北京中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幼儿园由教育发展中心管理,培训学院整体划入教育发展中心。王雪野任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党总支副书记,王化南任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的成立,是学校为着实现“三个跨越”,提升产业发展牵引力、强化产业发展支撑力、加大产业发展驱动力的重大举措。廖祥忠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学校的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学校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巨大的品牌价值与严重滞后的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学校党委经过反复研究、慎重决策,将2021年作为校办产业整合发展的开启之年,成立教育发展中心,重建体制机制,组建优秀团队,重新梳理学校优势资源,就是要优化校办产业治理结构,坚决做大做强能够对接未来的校办产业。廖书
  • 2021-04-02
    “融媒体助力文化艺术传播”交流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通讯员 许莹)3月31日,中国传媒大学与梅兰芳纪念馆在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召开主题为“融媒体助力文化艺术传播”的交流研讨会。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梅兰芳艺术馆副馆长郝永安出席会议并致辞。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黄心渊、吕欣教授、费广正教授、崔蕴鹏教授,媒介融合与艺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武瑶等专家学者与梅兰芳艺术馆展览宣传处副处长孟剑、策展人鲁益超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梅兰芳先生不仅是艺术大师更是文化大师,梅兰芳纪念馆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在今天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弘扬。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创作,在廖祥忠书记、校长的指导下,我校近年来通过艺术创作评价体系改革、科研机构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激发了科研工作者的热情,科研和艺术创作成果喜人。中国传媒大学是全国最早一批建设动画和数字艺术专业的高校,现任书记、校长廖祥忠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奠基人,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专业在全国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学界业界都有卓越的影响力。此次与梅兰芳纪念馆携手,一起探索传统艺术的创新表达,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梅兰芳艺术馆副馆长郝永安表示,梅兰芳艺术馆是文化与旅游部直属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39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15/172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