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中传要闻1
首页
中传要闻1
中传新闻
中传要闻
2020-11-16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教育活动
(通讯员 李岷宇 许莹)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近期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党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安排部署和要求,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以宣传教育、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教育活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特色音乐介绍民族特色乐器介绍活动开展以来,学院师生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学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向师生介绍了民族特色音乐、民族乐器、民族服饰,学院师生还利用专业特长,从音乐与服饰两个角度,创作出“民族头像框”,展示中国多彩的民族文化,呈现听觉与视觉的民族传统文化。学院学生还独立设计了活动的专属网页,制作了更换民族头像框的小游戏——参与者可定制自己的“专属民族头像”。专属民族头像此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进一步营造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和谐校园环境。(编辑:阎玺)
2020-11-16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三进”学习交流活动
(通讯员 张静敏 张露璐)11月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两个教工党支部分别开展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体学习和“三进”交流会。学习交流会均采取线下和线上同步进行的方式,两个支部的党员教师们展开了热烈深入的研讨。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张静敏副教授首先为支部党员介绍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会议内容与重要意义,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主要内容、亮点和新提法进行了解读。在交流分享环节中,吕艳君、武闽老师分别就《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如何及时跟进《建议》以及美国大选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享。王锦刚老师认为,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建议》内容结合当下中外“疫情防控”热点,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高宇老师讲到,要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点式解读”非常重要。支部老师们表示一定会结合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进一步学习好、研究好、阐释好新精神、新思想,更好地将新精神、新思想融入课堂教学。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姚旭副教授在支部学习讨论会上首先带领本支部教工党员认真研读了全会公报、《建议》(讨论稿)说明和《建议》
2020-11-13
中国播音主持人才动态数据库项目启动会在我校召开
中国播音主持人才动态数据库项目启动会在我校召开(通讯员 张师迅 摄影 曹悦 杨兰格 弓月汀)11月12日上午,中国播音主持人才动态数据库项目启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该项目启动会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广联合会”)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承办。项目启动会现场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中广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炜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广联合会副秘书长周然毅,学术部主任陈富清,学术部副主任石良豫,播音主持委员会会长李瑞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伟,我校科学研究处处长贾秀清,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综艺主持系主任高原,口语传播系主任徐力参与了启动会,双方就项目的意义、价值以及如何有效开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项目启动会由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洪岩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致辞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首先向与会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向中广联合会一直以来对我校的支持和信任表示衷心感谢,对双方即将开展的合作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期待。他指出,建设中国播音主持人才动态数据库是对播音主持行业全面、动态、深入的“人口普查”,将对中国播音主持行业健康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
2020-11-13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到中传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记者 王维家 阎玺 摄影 王雷亭 肖晓蓉)11月12日上午,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到中国传媒大学,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宣讲报告。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主持报告会。杜飞进部长紧扣十九届五中全会主题,深刻阐明五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全面介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编制过程、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重点从四个方面对全会精神和《建议》内容进行了阐释辅导。杜飞进部长指出,编制和实施中长期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我们党执好政的重要法宝,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是规划《建议》起草的一个重要特点。全会通过的《建议》是一个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全党全社会智慧的成果,是一个充分反映社会期盼、专家意见、基层经验的成果,是一个生动体现我国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成果。杜飞进部长指出,深刻理解五中全会精神和《建议》内容,要着重
2020-11-12
我校与腾讯微信联合主办非遗数字化传播论坛
(通讯员 卢可飞 韦禧桦 刘姝秀 所揽月 张依宁)11月3日,中国传媒大学与腾讯微信联合主办的“非遗数字化传播论坛”在北京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以及腾讯微信相关领导出席论坛并致辞。国内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代表以及腾讯微信团队工作人员围绕“非遗数字化传播”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与腾讯微信联合全国十余个省级非遗保护部门共同启动了“非遗薪火计划”。该计划将邀请全国各级非遗传承人入驻微信视频号,开展非遗短视频传播力提升公益项目,推动非遗相关视频号与公众号、小程序、直播、小商店等数字化工具结合,赋能非遗市场价值孵化与开发。由此,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通过与微信生态内的各个产品深度融合,大大提升人们数字化生活的文化内涵,加快非遗产品开发与市场培育。这标志着我们真正迈入了非遗全民数字化传播时代。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对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出,要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必须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非遗的文化价值和现
2020-11-12
我校举办“119”消防应急技能培训活动
(通讯员 孟瑶)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为深入推进我校“119”消防安全宣传月活动,11月10日,我校举行消防应急技能培训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出席启动仪式并作动员讲话,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刘剑警官、朝阳区三间房地区安监科王保社科长、朝阳公安分局三间房派出所孟令华警官应邀莅临指导,党委宣传部、保卫部(处)、学生工作部(处)、校工会、后勤保障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各部门、各单位及学院的150余名师生参加了启动仪式,近2000名师生按预约时间先后分17批参加了消防体验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姜绪范副书记在动员讲话中表示,校园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秋冬季节消防事故多发易发,历来是重点防火期。此次举办师生消防应急技能培训活动,目的是让广大师生学习了解相关消防知识,掌握基本的应急逃生灭火技能,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希望大家珍惜培训机会,为平安校园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姜绪范副书记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活动现场设有5个消防体验区,在场师生依次参加5个科目的体验活动。在“心肺复苏示范培训区”“生命绳结教学区”,师生一边听教员示范讲解,一边认
2020-11-09
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白杨奖获奖名单揭晓
(通讯员 徐若昭 刘依凡)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已陪伴中国动画人走过了十五载春秋,在疫情特殊时期,【Aniwow!2020】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动画艺术家和学者们如期相聚,为广大师生、动画从业者与爱好者带来多场论坛、作品展映等精彩纷呈的活动。万众瞩目的“白杨奖”评选,更是让观众们尽情领略世界动画的蓬勃朝气与别样风采。本届“白杨奖”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120多所高校的970余部优秀动画、漫画及新媒体作品。组委会盛邀中、英、韩等国家的11位全球顶尖动画、数字媒体行业专家参与评审。【Aniwow!2020】奖项包括12项白杨奖、3项金花瓣奖。其中,“白杨奖”作为面向全世界动画艺术家的奖项,旨在鼓励年轻动画人坚持艺术理想,发掘和培养具有原创精神、人文情怀与时代洞察力的动画、漫画、新媒体艺术新人;“金花瓣奖”依托爱奇艺自身高品质的媒介属性而设置,为优秀原创动漫作品提供展示平台,为制作方、投资方、发行方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渠道,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繁荣发展。一年一度的动画节对于提升我校动画教学质量、拓宽国际化视野、增强学生创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为促进全球文化交流、
2020-11-09
我校出版教材入选年度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通讯员 蔡开松)日前,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20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和“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名单,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5种教材及1个课件入选了“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名单。据了解,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和“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建设项目旨在挖掘打造一批能够体现北京高等教育优势特色、教学成效显著、适用范围广、受学生欢迎的优质课程和教材课件,以支撑高校专业发展建设和实践创新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北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密切服务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升级,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将以此为契机,坚持以提高图书质量为中心的发展原则,积极开展与教学、科研相呼应的图书出版工作,持续推进优质教材建设,不断强化传媒教育的专业性,积极推出精品、品牌教材,努力建设一流传媒教育出版机构。(编辑:阎玺)
2020-11-09
我校师生主创抗疫纪录片《第一线》获国内外多项大奖
(通讯员 张亦舒)10月31日,在第八届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上,我校师生团队主创的纪录片《第一线》荣获抗击疫情类纪录片推优作品。第八届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电影局指导,中共嘉峪关市委、嘉峪关市人民政府主办,是西北地区唯一国家级影视节展。纪录片《第一线》真实、全面、客观记录了武汉各界和全国援鄂医护人员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的感人故事,深刻展现了武汉人民携手相助、众志成城与疫情奋力抗争的伟大精神。该片由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和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司立项指导,我校原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廖祥忠担任该片出品人,89级电编毕业生、国家卫健委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刘健担任制片人,协同创新中心所属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教授担任艺术指导,赵曦教授担任总导演,主创团队主要由我校毕业生和在读硕、博士构成。该作品在优酷网播出以来,位居优酷网纪录片排名第一,受到各方关注,并得到业内专家好评和认可,已获得多个奖项。包括: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届“学院奖”纪录片单元(教师组)二等奖、第五届中国网络视频学院奖抗疫特别贡献奖;入围第十六届中美电影节丨中美电视节“爱与希望”抗疫防疫优秀影视作品主题奖
2020-11-08
第九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在西安隆重举行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11月6日至7日,在层林尽染的古都长安——今天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6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大学女校长齐聚第九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聚焦“全球共情•文明互鉴•大学创新”这一富有时代特色的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后疫情时代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如何推进大学创新发展,如何发挥女性作用、提高女性领导力等全球性重大议题把脉问诊,碰撞交流,建言献策。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届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总干事博科娃,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主席、墨西哥赛提斯大学校长费尔南多,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夏杰,欧洲大学女校长协会主席居尔松,陕西省副省长赵刚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共同见证、热烈祝贺论坛召开。开幕式由西安工业大学校长雷亚萍主持。教育部、科技部原副部长、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顾问陈小娅,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姜锋,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海燕,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王春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郑晓静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陈至立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世界大
2020-11-06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启动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
(通讯员郑石 摄影桂笑冬 常能嘉 王正健 李嘉伟 张云轩)2020年11月5日下午,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以下简称“大讲堂”)启动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大讲堂是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大讲堂是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闻舆论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正式吹响新文科建设号角的首项重要工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赵旭雯,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新华社武汉抗疫报道前指总指挥刘刚,新闻传播学教指委主任委员高晓虹在主会场出席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新闻传播学教指委秘书长王晓红主持启动仪式。今年大讲堂的主题为“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大新闻记者临危受命、迎难而上,日夜奋战在抗疫斗争的第一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大讲堂邀请了14家主流媒体参与抗疫一线报道的42名新闻记者录制32集视频教学内容,生动讲述、立体展现中国新闻记者的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开
2020-11-05
喜报:我校15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通讯员 丁舒珊)近日,教育部公示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来自全国600余所高校的3560门课程入选。我校共有15门课程入选,总数位列在京高校第7,居全国高校前10%。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旨在通过转变课程理念、重塑课程形态、重构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打造一批有广度、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课程,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质量全面提升。近年来,我校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有关精神,将“一流课程”建设作为学校“五个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鼓励团队型课程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开展名师名课培育工程等措施,促进课程迭代更新和教学模式创新,建设完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创新的优质本科课程。同时,学校加强课程的过程化管理和服务,对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需求、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环节全程跟踪,深入挖掘课程特色,为此次国家级一流课程评审获得佳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次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评选中,我校共入选线上一流课程2门、线下一流课程7门、线上线下混合
2020-11-05
我校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专题辅导报告会
(记者 张旭 王雷亭 摄影 王雷亭 范绮梦 马续珂 万笋)为推动全校广大干部师生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的精神实质,将宣传学习不断引向深入,11月4日下午,我校在明德报告厅举办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专题辅导报告会。报告会由党委副书记姜绪范主持,《讲义》编写专家组成员、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庞立生教授主讲。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参加报告会。辅导报告中,庞立生教授详细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视野与核心要义。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高度,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视野,结合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系统阐述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根本性、原则性重大问题;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穿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体现了总书记深切的教育情怀、深刻的教育理念和深沉的教育追求。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
2020-11-04
我校召开思政课“双师思政实验课”推进研讨会
(通讯员 孙靖 原晋菲)10月28日下午,我校召开思政课“双师思政实验课”(以下简称“双师课”)推进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出席会议并讲话,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广告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双师课任教教师参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建主持。作为“双师课”教学模式策划发起人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采用“双师课”教学模式这一想法的提出、初次尝试、从试验班到学院推广、特色做法以及阶段性成果等情况。作为“双师课”首家合作单位,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于2019年秋季学期率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了教学团队,课程运行一学期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经验。这一模式迅速受到了更多学院的关注,今年秋季学期,广告学院也参与到“双师课”教学中来,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策划上线了另具特色的双师教学模式。研讨会上,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与广告学院党委负责人先后介绍了本学院支持推进双师课的情况。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郑苏晖向大家分享了学院在“双师课”培育过程中党委班子带头、课堂与课后实践融入、思政元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39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30
/
172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