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中传要闻2

首页  中传要闻2
  • 中传新闻
  • 中传要闻
  • 2021-07-01
    王晖副校长为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师生讲授专题党课
    (通讯员 王雨晨 摄像 李俊超 李馨雨 王梓丞)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师生交流,6月25日晚上,王晖副校长以《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四史”中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史》为题,为师生代表讲授党史学习专题党课。党课由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济荣主持,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工党支部近百名师生共同参与学习。在专题党课中,王晖副校长首先强调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党的广播电视事业伴随我党走过了艰辛岁月和光辉历程,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随后从新中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现状、传输覆盖体系、技术发展亮点三个层面,回顾了我党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并介绍了我党在广播电视技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其中艰苦奋斗、牢记使命的广电技术人才。王晖副校长从自身专业领域出发,结合工作实际,将党史、校史、传媒史相结合,让与会师生了解到技术创新驱动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关键,产学研协同培养的人才保障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生命线。王晖副校长谈到,中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成功历程,通过实践证明,党的坚强领导是广播电视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也从
  • 2021-07-01
    王晖副校长为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师生讲授专题党课
    (通讯员 王雨晨 摄像 李俊超 李馨雨 王梓丞)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师生交流,6月25日晚上,王晖副校长以《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四史”中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史》为题,为师生代表讲授党史学习专题党课。党课由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济荣主持,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工党支部近百名师生共同参与学习。在专题党课中,王晖副校长首先强调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党的广播电视事业伴随我党走过了艰辛岁月和光辉历程,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随后从新中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现状、传输覆盖体系、技术发展亮点三个层面,回顾了我党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并介绍了我党在广播电视技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其中艰苦奋斗、牢记使命的广电技术人才。王晖副校长从自身专业领域出发,结合工作实际,将党史、校史、传媒史相结合,让与会师生了解到技术创新驱动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关键,产学研协同培养的人才保障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生命线。王晖副校长谈到,中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成功历程,通过实践证明,党的坚强领导是广播电视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也从
  • 2021-07-01
    我校李宽教授中国画作品《众志成城》、《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天津美术馆展出
    (通讯员 王铉文)2021年6月29日,我校李宽教授中国画作品《众志成城》、《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天津美术馆展出。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天津画院共同主办的《百年华章、筑梦丹青——天津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将于2021年6月29日——2021年7月29日在天津市美术馆展出,该展览共计展出全国优秀美术作品80余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李宽教授是该创作工程的代表画家。开幕式现场作品《众志成城》用写实性水墨的绘画方式记录了抗洪救灾的伟大场景,反映了在历史上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伟大抗洪精神,作品内容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发挥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作品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众志成城》(高210cm、宽310cm)在《众志成城》创作中,作品场景以横幅构图为主,同时创新性的采用了多维度、多视角的人物以及场景的并置,对画面的黑白灰构成、笔墨规律、色彩关系等画面要素进行了分析和处理。画面生动地刻画了中国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泛滥之际,奋不顾身的搬运物资、拯救人民、抢险救
  • 2021-07-01
    中国传媒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表彰大会暨主题音乐会隆重举行
    百年风华正茂,赓续奋进中传。6月29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表彰大会暨主题音乐会在中传礼堂隆重举行。大会隆重表彰为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28个先进党组织(包括3个先进院级党组织、25个先进党支部)、149名优秀共产党员、4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并为28名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代表颁发奖章。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三巡回指导组组长杨学义、成员党宁、王志新,教育部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翟志席出席观摩。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大会并致辞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宣读表彰决定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副书记李众,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段鹏、王晖,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校长助理王志出席大会。学校全体中层干部,教工、学生党支部书记,受表彰的先进党组织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代表参加大会。大会由我校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系主任李立宏主持。廖祥忠书记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代表学
  • 2021-06-30
    王达品副书记为师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通讯员 焦健 摄影 王雷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队伍建设,6月25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以“以‘史’谈‘纪’——百年党的纪律建设的回顾与启示”为题,在明德报告厅为全校纪委委员、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基层教工党支部纪检委员代表、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及巡察干部、学生党员代表70余人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党课由学校纪委副书记张根兴主持。课上,王达品副书记首先从统筹部署、组织发动、立足特色、打造精品、办实事解难事五个方面,总结了我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要从“学、思、践、悟”四个维度,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担当、推进事业发展。王达品副书记着重从“重视和加强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与优势”“百年党的纪律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成效”两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纪律建设史。”在谈到“百年党的纪律建设对高校纪检工作的启示”时,王达品副书记紧扣
  • 2021-06-28
    我校召开实验室工作综合改革专家座谈会
    (通讯员 姚眉 张昕 摄影 王雷亭 韩秭一)为推进学校实验室工作综合改革,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路径,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6月25日上午,学校在明德报告厅组织召开实验室工作综合改革专家座谈会,深入听取意见建议。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出席会议。教育部高教司文科处处长张庆国、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副部长周勇义、中国人民大学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条件保障处处长王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李崧、北京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史天贵、武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雷敬炎、中国矿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吴祝武、南昌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廖梦园应邀出席座谈会。学校实验室工作会议专班全体成员、各学院(研究院、中心)主要负责人及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技术中心、实践教学中心)部分教职工等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刘杰锋主持。廖祥忠书记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简要介绍了实验室工作综合改革情况,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改革,经历了几个发展阶
  • 2021-06-28
    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又是一年毕业季,惜别情深满校园。6月26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典礼并讲话。廖祥忠书记、校长出席典礼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张树庭、段鹏、王晖,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校长助理王志,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同4000余名毕业生齐聚一堂,共同参加并见证这一高光时刻。毕业典礼采取“主会场+演播室”双直播的形式举行。主会场由校党委副书记李众主持,我校电视学院教授张绍刚和校友宋雪莹担任演播室主持人。主会场特别设计为“同心圆”形式,发言席首次设置在主席台下方,更加贴近毕业生;以发言席为中心,毕业生座位呈扇形块状向外扩展,组成一幅“圆中有圆,心心相依”的同心圆,寓意毕业生走的再远,永远心系母校,母校也永远是他们的心灵港湾。主席台对面,矗立着一块巨大屏幕,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标语与现场直播交替呈现,为毕业典礼营造浓烈氛围。上午八时三十分,毕业典礼在全场起立、高唱国歌声中正式开始。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宣读“20
  • 2021-06-25
    我校举办“学党史·悟原理——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实践品格”高峰论坛
    (通讯员 王玉辉 李玲飞 摄影 王雷亭 缑宇)6月2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学党史·悟原理——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实践品格”高峰论坛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辑刘润为,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炯,著名剧作家王朝柱,《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等专家应邀发言。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教授出席论坛并作总结讲话。论坛分为两个单元,分别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金尧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仲呈祥教授致欢迎辞并作主旨发言。他指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文化优势”和“理论优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继承和弘扬了“哲学优势”和“道义优势”。他强调,今天当我们重温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文艺的百年关系史时,会清楚地发现,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系列成果,为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南和实践路向。刘润为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与社
  • 2021-06-25
    第七届“E音之夜”多媒体原创电子音乐作品音乐会举行
    (通讯员 吉也)6月16日晚,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出品的第七届“E音之夜”多媒体原创电子音乐作品音乐会在中传礼堂成功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段鹏,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党政办公室主任张绍华以及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领导班子亲临活动现场。中央电视台、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歌舞团、人民音乐音像出版社、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腾讯音乐、摩登天空、字节跳动、快手、杜比实验室、小冰公司、小旭音乐、和声创影、熠响娱乐等学界业界专家出席本届音乐会,并给予演出高度评价。在未来科技感爆棚的开场秀中,第七届“E音之夜”惊艳开场。从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可以感受到大家对每首作品的喜爱,未能来到现场的朋友们也通过新浪微博、哔哩哔哩、抖音等平台观看了直播,并在弹幕留言中表达了对演出的肯定。在筹备阶段,就每首电子音乐作品如何在多媒体舞台上展现等问题,音乐会总导演王铉教授与每位主创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音视频修改及创意制作,并经历多次舞台模拟搭建以及三次冰屏方案推翻重建,最后确立了本届“多空间、多层次”的舞台设计,并最终在演
  • 2021-06-25
    李众副书记为师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通讯员 徐艺铭 周丹 摄影 方子逸)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引导师生在党史学习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感悟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6月24日下午,李众副书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题,为师生代表讲授了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各学院学生工作副书记,全体专职辅导员,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团委全体教工,团学组织、社团学生骨干和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19级葡萄牙语班学生、班主任参加学习。课上,李众副书记首先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历程,从道路的成功、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先进性、文化的价值性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展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勉励在场师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李众副书记紧扣时代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工作体会,激励大家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矢志艰苦奋斗,做有志、崇德、有为、实干的中传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特别是在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贡献中传力量,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出中传强音,
  • 2021-06-25
    我校专家助力国家乡村振兴舆论引导工作
    (通讯员 朱嘉)6月20日-22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在京举办乡村振兴领域舆情引导处置工作培训班。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更生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国家乡村振兴局各司办有关领导、各省市乡村振兴系统负责同志和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共15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更生讲话受国家乡村振兴局邀请,我校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董关鹏教授、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杨宇军院长和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中宣部新闻阅评组专家顾勇华为此次培训作辅导授课和模拟演练专家点评。我校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董关鹏教授作辅导授课董关鹏教授围绕“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积极稳妥处置重大突发舆情”主题,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5G时代媒体变化和传播特点,深入剖析乡村振兴领域舆情案例,从5G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工作的“势、道、术”三个方面,就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好乡村振兴领域重大突发舆情引导应对工作,作了精彩的授课辅导。我校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杨宇军院长作辅导授课杨宇军院长结合培
  • 2021-06-24
    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 中传12个专业排名第一
    (通讯员 曹琬晨)6月22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国传媒大学72个专业上榜,19个专业评级A+。其中,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漫画、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12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覆盖专业数量最多、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其通过学校—学科—专业三个层次的评价汇总形成对专业的综合评价,排名指标体系设置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5个指标类别,共19项测量指标。此次排名包括509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榜单发布的是所有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中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925所高校的28550个专业上榜。我校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坚持以本为本,深入实施“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这次19个专业评级A+,12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就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编辑:阎玺)
  • 2021-06-24
    刘守训副校长为研究生院、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通讯员 周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及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党组和学校党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和部署,6月21日下午,刘守训副校长以《回首党的百年教育路——慎终如始不忘教育初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题,为研究生院、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全体党员及教职员工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在专题党课中,刘守训副校长从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要求引入,围绕党的教育方针的百年演变及其思想光辉,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为主线,带领全体党员及教职员工回望百年来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变化和传承创新的历程。刘守训副校长细致解读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探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通过总结党的教育方针的思想特征,他强调,要深刻理解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和目标任务,牢牢把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进
  • 2021-06-23
    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宋丹丹 摄影 尹航)6月21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党支部联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无线所党支部、信息所党支部在我校开展“学史奋进庆百年,同心协力强传媒”主题党日活动。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建国参加了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刘建国书记一行首先参观了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5G广播及其它相关成果的展览,对智能化中心在5G广播、宽带短波通信等领域的重要进展表示肯定和赞赏。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三个支部的党员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和传媒博物馆,并在图书馆会议室听取了由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吕锐教授主讲的题为“党的传媒科技发展史点滴”的党课。吕锐教授重点介绍了传媒科技在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关键支撑作用,回顾老一辈无线电技术专家的突出业绩和贡献,并鼓励在座的每一位科研人员为国家传媒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与会人员围绕“学史奋进庆百年,同心协力强传媒”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与交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无线所支部书记李薰春、信息所支部书记郭沛宇,我校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42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05/174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