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茂德:“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探究

2017-05-22 │ 浏览次数:3214


同时,学术权力归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民主权力归教代会。协调好党委、行政、学术委员会和教代会的关系对高校有序有效运行非常重要。特别是党政关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能有效实施。一个由个人魅力和个性决定体制实行好坏的运行机制是靠不住的,需要有细化的制度来保证。

现代的大学与过去的大学不同,除了保持其象牙塔特征外,还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与社会各方面进行交流和沟通,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办学的支持。大学与外部的关系从两个方面影响大学办学的自主性。一是获得政府和社会资源支持的同时,如何保持办学自主性。大学是一种从事精神生产的社会组织。大量的国际经验已经表明,如果国家对大学系统采取集中管理方式,大学具有较少的办学自主权,则大学发展和应变能力较低。高等教育管理的集权与大学系统的创新成反比。欧美大学比较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比如,世界前20强大学大多为美国大学,这些大学基本上都是私立大学。这些大学办学历史长,水平高,财政上不依赖于政府,因此办学不受政府的干扰。中国大陆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基本上都是公立大学,受国家资助办学,必然受政府的调控,但不能将大学作为政府管理链条的末端,从而将政府管理的一套机制延伸到对大学的管理。因此,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建立国家资助、社会支持、自主办学、人才辈出的管理方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二是社会的文化环境影响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创新需要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就一流大学建设来说,营造良好的环境包括学校外部和学校内部两个方面。就学校外部来说,减少外部对学校的干预,有效防止将政府管理模式移植到学校,避免急功近利式的检查和评估,努力营造和谐、合作、竞争、向上的办学环境。就学校内部来说,完善学校的治理体系是最根本的。要妥善处理好大学、学科和教授三者的关系。在晋升体系、绩效考核、工作评估等方面要逐步建立稳定的薪酬体系。当然,这个体系并不是建立平均主义架构,构筑绩效和利益对应的良性机制,在开放办学和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学要“独立”于社会已没有可能。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与学术创造的非功利性绝对是一对矛盾。因此,建设一流大学我们必须既融入社会,又独立于社会,建立符合办学规律、造就杰出人才的校园文化生态。

3、发展方式

大众化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同时推进是中国高教改革的一个创举,其成功实施所取得的成绩为世界所瞩目,这就是中国特色。目前,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办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到2015年底,中国大陆地区高校数已达2852所,学生总规模达3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超过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根据近年来对招生规模及人口变化的预测,估计2018年毛入学率将达到50%,中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门槛。在这个阶段,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将从规模增长转向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质量的提高会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而结构优化则会依据社会产业结构不同与时俱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将从布局、初期发展阶段转向重点突破,部分学科和大学走向引领发展。

如何服务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始终是中国大学建设和治理的主题。大学发展首先要满足国家需求,同时占领科学前沿(高水平大学)。国家需求体现在培养的人才能满足国家不同阶段的需求。要解决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能就业(毕业等于失业),另一方面社会需求的人才又招不到的问题。本质上讲,这就是结构和质量的问题。一个大学的生命力和声誉度决定于其毕业生的社会贡献。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与欧美不同。发达国家企业有很强的研发能力,而大学研究主要面向科学前沿。而中国的企业大多数研发能力不强,大学还要承担发达国家由企业所承担的研发功能。三轮驱动(基础研究、转化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是我们目前应鼓励的方向。基础研究面向科学前沿,转化应用研究实现企业的创新,产品占领市场,技术服务则支撑产业技术和质量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