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茂德:“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探究

2017-05-22 │ 浏览次数:3214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从现在世界顶尖大学发展历史分析,长的有近千年,短则也有上百年、几十年。当然也有比较短的时间内建成高水平大学的案例,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但只能说总体上可以进入一流水平(前100),还达不到最顶尖。中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一批学科和一些学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国家要做好顶层设计。对有限目标持续、有足够的水平的投入是必须的。再经过十年、几十年的建设,伴随着国家的强大,中国一定能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但大学自身要脚踏实地,量力而行,不能搞突击式运动。目前,不论有条件,没有条件的高校都要去争“双一流”是不现实的。从中国大学目前在世界大学中的地位来看,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双一流”大学。毕竟,我们在发展,世界高水平大学也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强校必须强师

得不到国际认可的一流大学不能叫做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在办出中国特色的同时,在可比指标上也必须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标体系上已有许多研究和讨论,这里不再赘述。主要包括:国际化的视野、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学生结构、高质量研究和卓越的成果、一流的软硬件环境、得到社会和校友的大力支持、大学的独立精神和特殊的学校文化。从这些指标中抽象出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才。

强校必须强师。一流大学一定是大师的聚集地。出色的教授才能吸引来出色的学生和大量的资源。一个大学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能失去一流的教员。大师是否能云集决定于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经费,二是氛围。在当今社会,聘大师成本很高。研究条件的创造、个人待遇的满足都需要足够经费来支撑。云集是一批,不是一个,所以需要足够的实力。据报道目前北大的经费不足哈佛的1/3。中国大陆地区的举国体制有利于保证重点,产出伟大的业绩。此外,大学办学的一流师资并不是有钱就能解决,还需要一个能使他(她)干出事业的环境条件和文化氛围。目前,中国高水平大学不缺钱,也有钱来建实验室,但最为缺乏的是没有功利性或少有功利性的学术氛围。一流师资要有合理的学缘结构,能够交叉合作的环境氛围、还要有善于批判性思维的文化氛围。信守合约的契约精神缺乏也是一个问题。如我们组织一个学术交流会,一般半年前、一年前就确定具体安排。但正式开会时,外国专家都一一到齐,而我们的“权威”以有更重要的活动或会议而抛弃原先的承诺。有的给面子来了,一做完报告就走人,似乎唯其重要和忙碌。诚信体系的重构要从日常的“小事”做起。

吸引一流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学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现阶段的中国大学,吸引国际一流学生比吸引一流的教授更难。可以这么讲,当我国高水平大学成为全世界各国优秀学生求学目的地之日,必定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成之时。

以四大国际大学排名前100学校为模型,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顶尖、一流A、一流B。假如前20归入顶尖、21—50归入一流A、51—100归入一流B,以中国的语言环境和目前的学术水平,从比较务实的角度来看,如能吸引A和B校的学生已是了不起的成绩。能够吸引顶尖学生,不仅与大学水平有关,还与用全世界通用的学术语言有关。现在国际上,科技、社会交流的主流语言是英语。因此英语国家(美、英、加、澳等)在这方面占尽优势。非英语国家大学即使很强大,也难以吸引到世界最优秀的学生。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赴日、德、法等国的优秀学者很多,他们大部分学成后回国并在改革开放30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现在去这些国家的学生不仅数量少,而且学业上也不是最优秀的学生。相对于英语国家,这些国家的大学从其他国家吸引的优秀学生也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