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茂德:“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探究

2017-05-22 │ 浏览次数:3214


以英文期刊论文为评价重要因素的排名体系也必然影响到排名的可靠性。在19世纪德国大学引领世界时,大学授课的主流语言是德语而不是英语。由于科技的领先,都是将成果翻译成英文等其他语言。不少德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是用德文发表的。现在非英语国家的大学则很难排列世界大学的前列。这种现状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以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大学与中国大陆地区大学比较,因为语言原因,综合水平并不强的学校可能排名靠前。据BBC报道,2014年清华大学科研总经费43.25亿元人民币,多于香港8所大学的总和。中国与欧洲比较也没有优势,欧洲文化多元,多语言环境,不同语言交流也非常方便。中国则不然。中国学者即使英文很好,用中文写论文肯定比英文写论文方便,且表述准确。更何况,大家都写英文,写了英文又不允许中文再发表,减少了对国内同行的服务,对国家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此在设置评估体系时要统筹考虑这个问题。要明确哪些指标可以不考虑或比重调低,这也是一种导向,以便引导中国大学在建设一流时如何更好为国家服务。

就国际化指标来说,吸引多少留学生合适也是一个问题。根据西方一流大学的总体数据,留学生一般占比在20%或以上比较合适。但中国大学即使成了一流大学,这个比例总体上做不到,也不能做到(个别学校例外)。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需求大,而高水平大学相对少。假如为追求数量去刻意扩大比例,会牺牲国家利益,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利。

从培养的角度并不是考分最高的学生就是最优秀的学生,教育界有所谓的“第十名现象”(一个班里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班上处于上中游的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可见,一个人的成才除分数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中国航天工业发展成就巨大,分析其一线人才结构,大都是35—50岁之间的人,且35—45岁是主力。这些同志当年参加高考时,绝大多数人的高考分数不会是状元。因此只要能沉下来,有兴趣,有目标,单位又创造条件并有良好的氛围就能干出成就,服务我们的国家。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要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引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将伴随中国的强大而出现,一流大学的建成又支撑国家的强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编辑:王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