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风采

颜浩:开拓研究生学术能力训练的新路径

作者:房玉刚、郭琨 1853 发布时间:2016-06-08

编者按:《北京青年报》在今年4月2日的“原声讲堂”和4月30日的“星期学术”以专版的形式分别刊登了我校中文系研究生学术沙龙的两次讨论内容。凤凰网资讯频道、网易新闻频道等网络媒体相继转载和报道,引起了校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个学术沙龙经历了怎样一个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沙龙的创办和培育包含着哪些深层次的思考?中文系研究生学术沙龙对于我校研究生教育“创主流、争一流”的工作又具有怎样的启发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学术沙龙的创办者和主持人颜浩教授。


中文系研究生学术沙龙讨论现场


从“卧谈会”到“学术沙龙”

记者首先问起了学术沙龙的缘起,颜浩老师笑道:“说来有趣,这个沙龙其实是起源于研究生女生宿舍的‘卧谈会’”。

颜老师介绍说,学术沙龙是2013年下半年创办的。当时,原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一些女研究生喜欢在宿舍里“卧谈”专业问题,常常争论得不可开交。虽然不同观点之间碰撞激烈,但到底该怎样理解和判断相关问题,大家却觉得莫衷一是,就把这些问题拿到课堂上向老师请教。颜老师联想到往届研究生所碰到的类似问题,萌生了创办一个学术沙龙、让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标、有系统地进行研讨的想法。她的设想立即得到了研究生们的热烈响应。于是,“论争的‘战场’从研究生宿舍转到了教室和报告厅。随意发挥的‘卧谈会’变成了严肃认真的‘学术沙龙’”。

事实上,颜浩老师创办研究生学术沙龙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作为担任研究生导师多年的一线教师,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由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别,许多同学在读研之后都面临着调整读书方法、转换学习思路的困难。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艺术等专业的研究生借助强大的学科优势,通过广泛接触业界,在“做节目”、“做项目”的过程中很快地摸到了“门道”,方式灵活而效果显著。然而,人文学科研究生的思路转换却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些专业需要重点培养的是“怎样读书”,也就是学生的文本研读能力和学术思维能力。除了课堂的讲述、导师的指点和学术讲座的旁听之外,这种能力的培养在许多高校都处于一种老师放任自流、学生自我摸索的状态。由于缺乏切实、有效的路径,研究生们在入学后的很长时间内,都会觉得学术研究的境界高不可攀,从心理到思维状态都存在着“不得其门而入”的苦恼和迷茫。“能不能构建一个切合研究生实际的平台,让他们进入一种真切地感受学术魅力、主动地磨砺学术能力的状态呢?”

学术沙龙的形式让颜老师找到了突破口。在颜老师看来,学术沙龙实际上是一个自由组合而成的“学术共同体”,具备了主题选择的针对性、讨论内容的集中性、思维状态的对话性和心理感受的平等性等优势。在沙龙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切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各种认识、感受、矛盾和困惑,在一种你来我往的讨论状态中激活思维、形成“头脑风暴”,从而达成思想视野、学术方法、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有效培养与迅速提升。

就这样师生之间“一拍即合”,中文系研究生学术沙龙在2013年下学期创办起来了。到目前为止,沙龙已坚持3年时间。最初两年,沙龙由颜浩老师单独主持,每个月活动一次。从今年开始,文法学部影视文学专业的李玥阳副教授和外国文学专业的孙凌钰博士也加入了主持人队伍,指导老师的专业背景和学科范围都得到明显拓展,沙龙活动改为半个月进行一次。

这个开放式学术沙龙在最初两年的影响就超过了本专业的范围,时常有其他院系、乃至校外的同学、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加。今年4月份,对当代文学经典名著《平凡的世界》和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的两次讨论,研讨纪要相继获得了《北京青年报》的整版专题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