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学术观点

  • 杨杰:中国文论,“他者阐释”抑或“主体建构”?

    新时期以来的改革开放国策使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美学理论接踵而至,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为中国学界提供了丰富学养,走出了过去“一元化”的禁锢而逐渐形成众声喧哗的多元化并存的理论格局。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论发展脉络却是充满“他者化”的阐释的过程,而来自中国学者自身的“主体阐释”却在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4-29

  • 张鸿声:文化传播与民族共同体的表达

    文化传播具有鲜明的的民族性,是民族文化共同体的一种表达。按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理解,文化传播(包括文学艺术、教科书、报刊、影视等等),构成了一个民族“想像的共同体”,其在民族国家建构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当代被大众媒介文化包围的社会氛围中,特别是在媒介传播中的消费、殖民因素侵蚀之下,民族性的缺失...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2016-04-26

  • 吴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摘要: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剧作被不断改编并搬演为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莎剧,即英国BBC制作的37部全套莎士比亚电视剧。为此,本文将从为什么改编、如何改编和改编的文化意义等三个方面来探讨不同媒介艺术所呈现出的莎剧魅力与局限,并进一步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指出当下影视改...

    来源:现代传播|2016-04-14

  • 张露璐:在中西古今中求索学与术

    近年来政治传播研究方兴未艾,但针对现实的多,反观历史的少。白文刚副教授的新著《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研究》,既是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研究的开山之作,也是奠基之作。作者“自觉地以政治传播的学科意识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中的重要政治传播现象展开比较系统的初步研究”,旨在“展现其面相、揭示其特点”,“总结中国古...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2016-04-12

  • 任孟山:国际传播与国家经济利益实现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战略层次上的工作部署与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19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长期以来,中国国际传播的整体理念与架构安排较为重视政治层面与意...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2016-04-05

  • 范周:用文化涵育未来——对总理答记者问的文化思考

    “保护文物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来滋润道德的力量,传承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现在经济领域有不少大家诟病的问题,像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诚信缺失,这些也可以从文化方面去找原因、开药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经济。发展文化可以培育道德的力量,我们推动现代...

    来源:求是网|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