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学术观点

  • 蒋多:我国影视贸易为何陷入困局

    我国影视贸易企业在结算、汇兑、财务管理等方面建树甚少。(制图张海宁)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电影、音像类文化服务的进出口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从2002年的1.3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9.3亿美元,扩大了6倍多。但随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与全球电视剧生产第一大国,影视产品和服务细分类别及其进出口情况却不容...

    来源:中国文化报|2015-04-27

  • 甘露:新媒体时代的欧洲传统媒体

    欧洲是世界上信息通信技术(ICT)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国际电信联盟(ITU)2014年发布的《信息社会年度报告》(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port)显示,ICT发展指数(IDI)排名中,欧洲占前20位的11席,前5位的4席,美国之前的13位的9席。目前,欧洲发达国家及其他欧盟成员国已进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04-27

  • 刘玉珠:文化产业八个热点

    摘要:近日,文化部部长助理刘玉珠在中国传媒大学就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专题演讲。会后,刘玉珠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谈到了影响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八个热点问题。 一、文化产业的目的:精神需求?GDP追求? 范周: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走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

    来源:求是网|2015-04-27

  • 范周:科技创新驱动公共文化服务升级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这体现了科技创新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和新模式正不断构建和开创,为公...

    来源:经济日报|2015-04-27

  • 叶皓:走向“国际传播”的公共外交新理念

      我国的公共外交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普遍参与,以外国政府和公众为对象,以国际传播、公关和交流援助为手段,向国外公众介绍我国国情和理念,以影响外部公众、推进本国外交工作。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的核心本质区别在于,它是通过国际传播来影响国际公众的态度,塑造本国的形象。因此,国际传播是公共外交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4-27

  • 荆学民: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的基础、轴心与边界

    从中国政治传播学科的整体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之前,国内学界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政治传播”话语体系,也没有确立专门化的政治传播理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中国与世界的积极交流对话中,大量国外政治传播理论以学术性译介、评论与诠释等方式引入中国。但是“西学东渐”式的理论尝试,只是把西方政治传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