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雅婷 摄影 肖雪蕊)11月4日上午,我校2014-2015学年“北京市优秀班集体”、“中央三台奖优秀班集体”、“周恩来班”评审会在44号楼一层报告厅举行。2012广告学脱颖而出,成为“周恩来班”候选班级。 担任本次评审会评委的有:校党委副书记刘守训、纪委监察处、宣传部、教务处、保卫部、后勤管理处、体育部、学生工作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各学部、直属学院主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和辅导员代表。 参... 白杨网:周老师,您好!拜读了您的新作《阳明传论》,收获良多。您对王阳明素有研究,在您看来,王阳明是怎样的一个人? 周月亮:现在王阳明的好些佚文出现了,这让我们得以看到一个全面的王阳明形象。过去王阳明的学生们为了把他打扮为一个可以入祀孔庙的圣贤形象,给他编年谱和文集时,把不适合入祀孔庙的内容删干净了。所以在这些佚文发现之前,我们看到的王阳明基本上是一个圣人形象。但其实他如果是个圣人的话,也就做不出这... 11月15日晚六点,在文法学部417报告厅,举办了纪录片《Why Charity公益为何——非洲大陆上的年轻人》放映分享会,众多同学到场观看,热烈参与观后讨论。 该影片是文法学部文学院2015届毕业生王怡及其志愿者同伴制作的。影片通过这些年轻人在非洲的生活和志愿者项目,围绕非洲当地的情况和他们与非洲人的关系,在非洲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以及他们对非洲的看法和期待,展开探讨。如今志愿者们回到国内,想让更多对公益对非洲感兴趣... (通讯员 王筱蕾)10月17日至19日,第二届语言类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5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论坛在南昌大学举行。此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语文》编辑部、南昌大学语言类型学研究所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联合主办、南昌大学语言类型学研究所承办的高水准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会议主题为中国境内及其周边语言的类型学研究。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 (通讯员 王筱蕾)11月11日,文法学部文学季“小说文学”系列讲座第四讲在48号楼B301室正式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了文法学部副教授张宏老师主讲,主讲题目为《新媒介与中国当代文学》。 张宏老师就当下热议的“文学已死”观点引入今天的论题。他论述了当代媒介对文化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影响,媒介革命导致了娱乐时代读者和纸媒时代迥然不同的接受需求;科技的改变由媒介影响到文化,由文化及人,甚至社会精神内质的根本变化;由此所... (通讯员 罗雪 摄影 李文哲)10月28日至11月7日,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非洲传媒研究中心成功主办了为期两周的“中非报道”工作室。“中非报道”工作室是我校首次与南非金山大学文学、语言及媒体学院联合举办的新闻媒体培训与实践项目。双方共同遴选出五名非洲记者来我校参加系列讲座、研讨会、媒体参访、合作报道等活动。我校传播研究院博士及硕士生也参加该了工作室。该工作室对拓展非洲新闻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认知与报道... (通讯员 李坤若楠)11月11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部孙振虎教授应邀来外国语学院做课堂教学改革主题讲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烨辉主持讲座。 孙振虎教授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学生的课堂展示、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分享了他个人以及同事们的成功经验。他首先强调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更新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手段。关于教学实践,孙振虎教授介绍了电视学院夏季小学期的开展情况,并说明... (通讯员 王迪 龚怡洁) 11月13日,通过印度政府奖学金留学项目考核遴选的外国语学院2014级印地语专业潘懿萱、唐可愚、刘禄琪、缪雪娇、李雨凡5名同学,前往印度阿格拉中央印地语大学,接受为期一年的印地语学习。 中央印地语大学建于1961年,位于泰姬陵所在的城市阿格拉,是全球最大的印地语教学中心,它由印度政府人力资源发展部所属,印地语教学中央委员会管理。该校封闭式管理,校风严格。此项目由中央印地语大学委托印... (通讯员 贺敬杰)11月13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承办的第17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总决赛在综合实验楼1500人报告厅圆满落幕。来自我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作品《少年中国说》获得大会最高荣誉“齐越奖”,同时,《少年中国说》和重庆大学的《请铭记,雾重庆》荣获一等奖。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张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 (通讯员 赵均)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5年第64期《情况通报》全文刊发了我校文科学报《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的《学术期刊的使命担当》一文,对《现代传播》的办刊理念作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文中指出,学术期刊应确定清晰的价值观,并以此引领学术发展,具体体现为本土化、国际化、人文化、专业化等“四化”。学术期刊的使命担当,还体现于通过努力积淀,形成成熟、稳定的办刊理念、思路与方法,具体体现在传承与... (通讯员 贺敬杰)11月13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承办的第17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总决赛在综合实验楼1500人报告厅圆满落幕。来自我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作品《少年中国说》获得大会最高荣誉“齐越奖”,同时,《少年中国说》和重庆大学的《请铭记,雾重庆》荣获一等奖。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张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 (通讯员 贺敬杰)作为第十七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总决赛第一环节于11月12日晚上六点半在综合实验楼1500人报告厅举行。全国共24部作品进入到这一环节,经过评委审议,最终有8部优秀作品进入到终决赛参与“齐越奖”的角逐。 本届大会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也以此为主题。“齐越朗诵艺术节”于2013年正式确定为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中... (通讯员 贺敬杰)11月12日,重庆大学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彭吉象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七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我们爱读书”名家系列讲座,跟师生们分享了他对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见解。 讲座中,彭吉象教授围绕“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这一主题,从“中国艺术如何走向世界”、“中西美学与艺术比较”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释。他指出,中国艺术... (通讯员 臧雅睿 摄影 沈御风)11月13日下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副主任、英语环球广播总监关娟娟女士应新闻传播学部邀请,作客“当代传媒前沿系列讲座”第二十一讲,带来了题为《“讲好中国故事”——讲什么、怎么讲》的精彩演讲,讲座由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吴敏苏教授主持。 关娟娟女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业。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后,致力于国际传播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建树。...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7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756/89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