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贺敬杰)11月16号下午,由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主办的“第十八届齐越节学术论坛”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M1报告厅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首席播音员于芳老师,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野墨老师,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表演专业负责人李立宏老师作为嘉宾出席论坛并发言。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师代表围绕有声语言艺术相关主题在论坛上进行了分享。
于芳老师针对有稿播音、特别是新闻播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特别强调了思维和内涵的重要性。李野墨老师则提醒播音员主持人及现场的学生:我们学习的所有表达技巧,仅仅只是表达手段,不应该把手段当目的,最终目的是要表达出“你自己”。李立宏老师提出在艺术创作中要重视“感受”、“感觉”,强调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动受众的反馈和参与,形成一个交流场。在“以文本为创作依据时,是否要深入揣摩作者意图”的问题上,李野墨老师和李立宏老师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于芳老师严谨认真、朴质真诚,李野墨老师幽默风趣、谈笑风生,李立宏老师推心置腹、披沙沥金,三位老师三种不同风格的表达激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刻思考。
论坛的下半场,四川师范大学的李皙老师,中国传媒大学的刘卓老师、孙艳梅老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李峻岭老师,东北师范大学的孟翀老师、侯月老师,湖北工程学院的杨光老师,大连艺术学院的耿渤添老师依次进行了学术分享。他们借鉴传播学理论、文化社会学、表演等相关学科理论成果,从有声语言传播、艺术表达、教学法等角度,聚焦“朗诵”、“诵读”,探讨有声语言艺术的发展特性与规律,寻求语言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新方向。
(编辑:宋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