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莹峰 初晨辉)7月18日,“南京古建筑现存状况调研”实践团的同学们到达南京,展开了为期两个星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过简单休整,同学们于下午按照既定计划前往南京夫子庙。
夫子庙,一个融合古朴与现代市井风貌的秦淮人家展现在成员们面前,让成员们仿佛看到了老南京的缩影,秦淮河两边的亭台楼阁更是将你带回那个年代。然而,成员们却注意到,在去往夫子庙的路上,周围地区建筑大部分都在进行施工。
7月19日,成员们到达朝天宫古建筑群。朝天宫是江南地区现存最大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是江南地区文庙建筑的典范,基本上保留了明代宫殿式体制。朝天宫与南京的历史、民俗、人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南京发展的缩影。成员们对古建筑进行了拍摄,并和之前做好的资料进行对比,观察和记录古建筑的是否有损毁。
7月20日,成员们到达中山陵,392级石阶代表着中国当时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8个平台象征着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登顶之后,向下望去,台阶与台阶之间的平台仿佛消失了,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同时,中山陵与朝天宫不同,属于民国时期建筑,南京作为当时民国政府的首都,建筑也及具特色。成员们通过观察中山陵等民国建筑,感觉到了当时建筑的不同风格。
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过去一半,成员们的肤色加深了,对南京古建筑如何保护的思考也加深了。古建筑中蕴含了城市文化,保护好古建筑就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
(编辑:宋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