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韩飞 吴禾昆)12月28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我校主办,电视学院支持,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在中国传媒大学明德楼1400平米4K演播厅举行。出席嘉宾包括来自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国家机关领导,我校党委书记陈文申,各级电视媒体、纪录片行业机构的从业者和高校学者近千人。颁奖典礼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史小诺主持。
我校党委书记陈文申(右)和原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左)颁发评委会大奖
2018年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60年,也是中国电视纪录片诞生60年。本次颁奖典礼设立“致敬中国电视暨中国电视纪录片60年特别单元”,下设“中国纪录片特殊贡献奖”“致敬中国电视教育工作者”“纪录片传承者说”三个环节。特别单元以“坚守、发展、传承”为主题词,授予童国平、陈光忠、田本相、李绍武、孙玉平、刘湘晨6位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开拓者和坚守者“特殊贡献奖”。中国传媒大学被誉为“中国电视和传媒人才的摇篮”,“致敬中国电视教育工作者”环节追溯电视行业的活水源头,致敬以我校资深教授矫广礼、朱羽君、高鑫等为代表的在电视教育领域耕耘多年,培育出诸多电视和纪录片人才的老师们。“纪录片传承者说”环节,邀请王冰笛、郝梦、赵航三位优秀纪录片传承人,讲述他们与父辈和纪录片之间的情缘和动人故事。
我校电视系首任主任矫广礼(左一)和中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名誉会长刘效礼(右一)为孙玉平、童国平、刘湘晨颁发特殊贡献奖
颁奖典礼上放映了由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制作的“致敬中国电视纪录片六十年”和“致敬摄影”两部短片,短片以“纪录片在哪里”、“摄影是什么”为主题,生动展示了纪录片在历史发展变迁中的力量与纪录片人永葆的精神。学院奖评委会终身荣誉主席、世界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先生以VCR的形式对学院奖和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发展表达了充分肯定和关注。
与会嘉宾合影(部分)
此外,本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将摄影奖、剪辑奖和音乐音响奖三个技术奖作为特别颁奖单元独立出来,以致敬纪录片技术领域的匠人精神。邀请著名纪录片人陈晓卿、潘大为、徐鲤等担任三个技术奖项的特邀嘉宾主持。本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晚会内容精彩纷呈,默剧表演《剪辑趣事》、脱口秀表演《音乐音响有那么重要么》等充满趣味性、互动性的节目引起现场纪录片人的共鸣。青年演奏家王茜、王宸的钢琴、古筝表演《定风波》,黑鸭子演唱组合演绎的学院奖主题曲《你是我的名字》也受到在场来宾广泛好评。
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担任嘉宾主持
颁奖盛典当晚颁发了最佳新人奖、最佳大学生作品奖、最佳创新奖、最佳网络纪录片奖、最佳纪录电影奖,最佳外语作品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音乐音响奖、最佳国际传播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奖、最佳微纪录片奖、最佳短纪录片奖、最佳长纪录片奖、评委会大奖、特殊贡献奖,共计16个奖项。
除颁奖典礼外,“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系列活动还包括“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优秀作品展映”和“2018中国纪录片论坛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年会”。优秀作品展映集中了以本届学院奖为主的优秀参赛纪录片;年会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举办,以“融媒体时代纪录片的演进”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著名纪录片学者和纪录片人参与。
自2011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第一届 “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世纪影像盛典”开始,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已成功举办八届。在学校大力支持与培育下,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以学术性、独立性、专业性享誉业界,已成为纪录片业界备受关注的年度盛会之一。每年邀请国内外人文社科领域顶尖学者及传媒界先锋人物担任奖项评委,国际著名导演雅克·贝汉受聘担任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评委会终身荣誉主席。围绕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展开行业国际高峰论坛、国际纪录片前沿趋势观察、年度中外优秀纪录片作品展映等系列活动,成为中国纪录片行业的风向标。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是我校的重要品牌,为我校巩固在纪录片学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在业界和社会持续扩大影响方面做出了贡献。
附:获奖名单
一、最佳新人奖:《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
二、最佳大学生作品奖:《红毛皇帝》
三、最佳创新奖:《五百元的幸福》
四、最佳摄影奖:《天山脚下》
五、最佳网络纪录片奖:《伟大的舞者·追梦者》
六、最佳纪录电影奖:《张艺谋和他的"影"》
七、最佳外语作品奖:《戴妃的独白》
八、最佳剪辑奖:《王朝》
九、最佳微纪录片奖:《丝界-天使在人间》
十、最佳短纪录片奖:《步履不停》
十一、最佳长纪录片奖:《黄河尕谣》
十二、最佳音乐音响奖:《风味人间》
十三、最佳国际传播奖:《创新中国》
十四、最佳系列纪录片奖:《西南联大》
十五、评委会大奖:《何有此生》
(编辑:宋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