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旧版网页] 白杨首页 | 

中传时评

垃圾分类“入脑入心”,尚需久久为功

分享到: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校报    2020-11-06    作者:王雷亭 浏览量:1555

“我要准备四个垃圾桶吗?”“垃圾要怎么分?”“未按规定扔垃圾一次要罚200元?”“为什么一定要垃圾分类?”……《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发布已有半年,许多人对于这些问题依然没有清晰的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垃圾分类”那些事儿。

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分别对应绿色、蓝色、红色、灰色四色垃圾桶。

厨余垃圾指家庭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从事餐饮经营活动单位集体食堂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以及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产品、畜禽内脏等。其中,废弃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油水混合物。

可回收物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者部分使用价值,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 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电子废弃物类、织物类等。

有害垃圾是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在以上三类垃圾之外和难以辨识类别的生活垃圾统归为其他垃圾。

仅有“知其然”远远不够,“知其所以然”才会行动得更积极。提起垃圾分类,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脏、乱、差”,是七零八碎的麻烦事。这消磨了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垃圾分类的推广效率。更有甚者认为,这只是小事一桩,“我们没有分类,自然有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分,何必多此一举?”

事实上,垃圾虽小,处理不当麻烦不小。其一,一些生活垃圾中的物质不易降解,如果直接填埋,土地将受到严重侵蚀。其二,废弃的电池中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这一个个恶果都是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其三,一些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例如,中国每年使用的塑料快餐盒高达40亿个,而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生产1200吨纸的树木。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如不进行分类处理,都将作为垃圾被丢弃。其四,很多不分类处理的垃圾还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50年代的日本,环境被化工厂污染,加之垃圾处理不当,金属含量超标,很多人出现了水俣病,这也直接导致日本制定了长达518项垃圾分类细则。

然而,如果大多数人都能认真对待“垃圾分类”这个“小事”,将“举手之劳”做好,那么,其产生的正面效益也非常可观。

妥善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去掉能回收、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高达60%以上。将废弃的塑料、电池重新处理,减少了其对土地、人畜的危害。大量回收利用的“垃圾”成为新的生活产品和社会资源,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此外,居民垃圾分类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是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的开始。由此,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三丰收。

具体到垃圾分类方式来说,此次新规定的垃圾分类细则极具科学性。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生产出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将高含水率的厨房垃圾分离,提高了其他垃圾的焚烧热值,降低了垃圾焚烧二次污染控制难度。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将不同类别的垃圾进行了分流、使最终进入卫生填埋的量大大减少,延长了填埋场的使用寿命。此外,垃圾分类过程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比例,减少了原材料需求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垃圾分类是一件小事。但是,生活家园的绿色美好正是建立在做好这一“关键小事”的基础上,一个小小的分类举措,彰显了先进的生态理念,凝聚着持续发展的生活智慧,更是对城市的工程师——环卫工人最大的支持与敬意。可以说,垃圾分类上连着国计,下接着民生。

如果说,几年前垃圾分类做的不好,归咎于人们不强的分类意识,受制于模糊含混的分类细则。那么,新版条例里,对于谁来分,怎么分,如何罚都有了极为清晰的规定。同时,一位位专业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是我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最大助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用在垃圾分类里,尤为贴切。

当然,从知到行,再到一以贯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古人有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北京市以首善标准推广垃圾分类,校园里的每一位师生也要长长用力,久久为功,莫让此次垃圾分类成为一时的冲动与热情,要用强制和自觉相结合的方式,使其成为生活的新常态。愿在宜居生活环境建设中,有你,有我,更有他。

 (编辑:李晨雨)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