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第二届新年诗会顺利举办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256发布时间:2024-01-06

(通讯员 王锦怡 边优然)为贯彻活动思政教育理念,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加强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人文学院师生凝聚力、培育师生爱国情怀,人文学院于2023年12月27日晚18点在中传学术中心V01报告厅顺利举办以“共沐荣光——献给祖国的诗”为主题的第二届新年诗会。本次诗会得到了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力支持,播音主持学院也有5位师生倾情参与。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绍华,新闻传播学部副部长胡芳,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芊,人文学院院长张晶,党委书记裴鸣及人文学院师生共同出席本次新年诗会。诗会由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赵莹主持。

张绍华为诗会致辞。他总结了我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肯定人文学院结合专业特色,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做出的积极贡献。他表示,本次新年诗会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人文学院师生能够继续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的教育阵地。

张晶在致辞中对本次诗会在多方支持下的成功筹办表示热烈祝贺,强调了本次诗会对于教育引导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提出了人文学院在新一年持续发挥学院优势,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工作蓬勃发展的新年愿景。裴鸣向领导师生汇报2023年人文学院重点工作成果,在热烈的掌声中新年诗会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诗会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赤子之心”由合唱《我的祖国》及朗诵《可爱的中国(节选)》《教我如何不想她》《我用残损的手掌》等8个作品组成。合唱团成员们通过和谐嘹亮的歌声传达出对祖国清澈的爱。朗诵者们以饱含深情的爱国之声,以满溢热忱的赤子之心,表达与祖国共进退的决心,歌颂苦难中仍蕴含希望的中国。其中,侯亚光和王宇红在作品《那缕乡愁》中,凭借真挚饱满的情感与顿挫浑厚的朗诵,将诗会的氛围推向高潮,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喝彩。

诗会在《共和国之恋》的乐声中进入“第二篇章:命运与共”。少数民族同学联袂汉族师生,共同献上朗诵《祖国,我生命的土壤》《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合唱《春游》等5个作品。诵读铿锵有力、高亢嘹亮,歌声轻快活泼、婉转悦耳。师生们携手登上舞台,齐声歌颂团结凝聚的民族友情,赞美包容无疆的祖国大爱,表达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建设伟大祖国的坚定意愿。

 “第三篇章:共享荣光”包括《我的祖国已坚不可摧》《江城子·理想》《我的国》等5个作品。师生们通过一句句激昂真挚的朗诵,满怀深情地诉说着心底对祖国最赤诚的热爱,抒发着誓与伟大祖国共发展,与各族人民共进退的胸怀。伴随着旋律悠扬的校歌,张晶进行了总结发言,为人文学院第二届新年诗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新年诗会鼓励各族师生积极参与,将民族特色融入朗诵环节,是人文学院创新教育形式、推动“三全育人”的一次生动实践。本次诗会的成功举办,增进了各民族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励着广大师生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