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传劳动者:“最美后勤人”张连廷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10发布时间:2025-05-02

他是学校车辆安全的“守护者”

20年间安全驾驶百万公里

他是家属区管委会的“贴心主任”

大事小事,事事有回音,件件能闭环

他带领团队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

为学校后勤保障工作贡献力量


他是中国传媒大学后勤保障处

家属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张连廷

近日,他荣获2024年度

首都高校“最美后勤人”称号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

“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背后的故事 

             

 百万公里安全驾驶的“守护者”

张连廷的驾驶生涯始于对安全的敬畏。20年间,他安全驾驶百万公里,始终把安全和责任放在第一位。这份纪录背后,是张连廷近乎严苛的细节管理。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张连廷对细节的执着令同事们印象深刻。他带头落实“车辆安全检查制度”,每次用车前后按流程完成车辆检查,每周的安全例会强调安全意识和责任分工,每月对车辆卫生、油、水、刹车等进行一次中型检查,假期送往汽修厂全面保养排查。“大家能把简单的事情长期坚持做下来,就是非常不简单的”,正是张连廷对安全细节的极致认真,让驾驶团队一直保持高质高效运转。


老旧家属区民生问题的“破局者”

兼任家属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后,张连廷面对的是一个基础设施老化、居民诉求多元的社区,他用“绣花功夫”化解了一个个民生问题。

家属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65%,为了方便居民买菜,张连廷通过线上问卷了解了大家的需求,和团队成员一起制定了家属区便民菜站引进方案,并将需求和方案反馈给学校。在学校和后勤部门的帮助下,张连廷与多方沟通协调,便民菜站成功引进落地。

为了解菜站的运营情况,给大家提供始终如一的优质服务,张连廷每半年都会让居民们对菜站的服务、品种、价格等打分。“他能把事从头做到尾,而且想做必须做成,这一点让我们很佩服”,同事这样评价张连廷。

在1300多户居民中,张连廷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建立了专属台账,家委会所有人的联系方式都张贴在他们家中,只要遇到问题,就可以打电话。

一次,独居老人梁老师家的电视遥控器无法换台,她找到张连廷,检查后发现是遥控器坏了,张连廷便自费给老人购买了新遥控器。“咱们觉得是小事,但对独居老人来说,电视机可能就是他们唯一排解寂寞的方式。”

张连廷带领团队安装了七处智能充电桩,满足电动车充电需求;他爬上窗台检查外墙松动的砖块,杜绝高空坠物风险;夏季汛期,他组织提前疏通排水沟,大雨天气彻夜值守防汛;寒冬腊月,他带着同事们骑着三轮车,挨个楼道口贴福字……“有事找张主任”已经成为家属区居民的一种共识。


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模式的“实践者”

作为党支部书记,张连廷将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创新提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他整合支部党员、居民志愿者等资源,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环境整治、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社区文明新风尚。

针对老小区中常见的蟑螂问题,张连廷发动党员组建志愿者队伍,每半年组织一次灭蟑行动,清理死角、投放蟑螂药,并张贴温馨提示。“党员带头,群众跟上”,这种工作模式让家属区环境治理成为常态,居住环境井井有条。

张连廷重视培育家属区自治的“土壤”,他组建起楼门长和巡逻员队伍,制定排班表、培训安全知识,接收负责区域内居民反馈的问题,定期检查是否有垃圾堆积和安全隐患等。正是这种“人人有责”的氛围,让家属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对家委会工作的认同感不断提升。

“雷厉风行、踏实认真,什么事交给他都很安心”“任劳任怨、勇于担当的老黄牛”“如果家属区管委会是一棵大树,他就是土壤里默默奉献的树根”……这是居民和同事们对张连廷发自内心的评价。

从驾驶室到家属区,张连廷用20年诠释了“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的劳动精髓。“不惧压力,拒绝躺平,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总有一天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这不仅仅是张连廷爱岗敬业的精神内核,更是对所有劳动者的激励。正是这种信念,让他在方向盘上守护安全,在老旧家属区编织民生,在社区治理中点亮希望。

在中传校园里,还有无数像他一样兢兢业业的“张连廷”,为学校稳定发展和师生学习生活贡献着“劳动者”的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