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冲顶谋发展|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秋季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10发布时间:2025-09-11

(记者 储钰琦 摄影 李思琪 杨中天)9月10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召开2025年秋季工作会议,盘点总结上半年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结合新形势新要求,部署安排下半年重点任务。

会议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蔺海波主持。

党委书记廖祥忠作题为《牢记嘱托展宏图 直挂云帆再出发》的工作报告。

廖祥忠在讲话中说,秋季工作报告既是对过往工作的系统思考,更是对阶段成效的全面盘点,全校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成绩斐然。2025年上半年,是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关键时期。这半年来,我们始终锚定既定目标,以攻坚克难的决心直面挑战、破解难题,不仅高质量完成各项重大工作布局,更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的成绩远超预期,为全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教职工的努力。今天恰逢教师节,在此代表学校党委,向全体教职工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美好的节日祝福!

廖祥忠回顾总结春季学期学校的亮点成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抓党建带全局,成果丰硕;抓住人工智能这个最大变量全面深化改革,完成面向未来的传媒高等教育体系再布局;紧扣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发力,呈现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廖祥忠表示,上半年,学校党委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值得振奋的是,学校高质量完成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评选,党建创优工作有望实现历史性突破,迈上了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台阶。在此基础上,学校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转化为服务师生的真成效,比如推动完成地铁站至南门天桥优化改造,“小天桥”改善“大民生”,彻底打通困扰师生数十年的出行堵点,赢得师生广泛好评;同时高效完成校医院新址建设、快递服务中心迁址,并持续深化“润心工程”,以治理实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根基。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廖祥忠表示,当前学校正以AI这一最大变量为抓手全面深化改革,完成面向未来的传媒高等教育体系再布局,在学科布局、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材建设等关键领域系统推进改革。比如强力推进本科“四个一批”专业改革,大力推进研究生“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建设面向智能时代的“大传播”学科矩阵,首创四个“智能+”专业,传播研究院改制为信息传播学院、广告学院更名为广告与品牌学院,创新设立“中传学院”,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新体系、新范式,等等。这些举措通过全面系统性布局,已取得诸多阶段性重要突破,赢得业界学界高度认可,为学校打赢人工智能“冲顶之战”筑牢了坚实基础。

针对秋季学期的主要工作任务目标,廖祥忠指出,学校要以春季工作会议报告对全年的工作安排为坐标,在上半年工作成绩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主线,着力构建中传特色“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创新建强通识教育体系,科学编制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全面启动教师能力水平整体提升工程,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全面落细,扎实筹备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开好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工作总结大会、人才工作会议、高质量就业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落实好全年重点工作。


聚焦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这一核心主线

学校党委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要坚持聚焦这一主线,将阶段性成果转化为长效动能,力争实现更高水平突破。开好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工作总结大会;出版校史(五卷本)和图鉴,以总结凝练发展成就、更好树立发展信心,推动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走深走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凝聚“三合力”、实施“三举措”、聚焦“一研究”,建好中传特色“大思政课”体系;探索未来课堂建设,深入推进智能传媒课程课堂改革;创新改革中国原创性教材评价激励机制,扎实推进新时代教材建设。   

             

创新绘制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蓝图

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持续推进“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扎实做好分规划、二级单位规划编制工作。          

                      

全面启动教师能力水平整体提升工程

当前,传媒教育大变革与教师能力素养现有结构之间的主要矛盾亟待破解,必须改革建强面向未来的教师队伍。健全校院协同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聚焦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强化全域赋能;开好人才工作会议,做好人才引培工作;系统提升教务员队伍专业化水平。  

            

 以高标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

持续释放学校党建“十二字方案”和“三根支柱立党建”“百根柱子固党建”机制效能,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量筹备学校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扎实做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阶段性总结和“后半篇文章”;强化智慧党建与党员基本培训;以“强支部”筑牢党建根基,全面强化示范引领效能;深化监督执纪问责,持续提升校内巡察质效。

  

  高质量落实全年重点工作

继续推进春季学期已启动的全年重点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全面落细、“国际一流”建设、智慧校园建设、校园建设、民生工程等方面的核心任务。结合发展实际需求,增设若干项重点任务:高质量完成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为开启新一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高标准规划建设“中传学院”,全面构建“学校大通识+学院小通识+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一步优化本科转专业制度体系;持续优化研究生评价体系,不断提升传媒特色人才培养水平;召开高质量就业工作大会,系统构建高质量就业体系;升级“中传有我”建言献策平台,更好培育全校师生的主人翁意识。                

围绕秋季学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廖祥忠对重点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并进行了详细部署。

廖祥忠指出,学校党委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我们要坚持聚焦这一主线,将阶段性成果转化为长效动能,力争实现更高水平突破,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廖祥忠充分肯定上学期末召开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指出会议已清晰明确总规划与分规划的编制思路,并表示本学期要继续扎实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相关工作,确保规划编制高质量推进。

他深情回顾,“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初,我们满怀激动将发展蓝图化为文字、写入规划,如今学校取得的各项发展成果,均与这份规划高度契合、贴合实际。而“十五五”规划编制恰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启动阶段,意义非凡。从形势研判来看,未来五年是人工智能深刻影响甚至决定高校发展命运的关键时期,学校提出的将“十五五”时期定位为应对AI挑战的冲顶期、“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的形成期、数字校园建设的迭代期、迈向“国际一流”的奋进期,已获得广泛认同。当前核心任务,是如何将这一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如何让分规划、部门规划与总规划精准对接,以应对新挑战、满足新要求。廖祥忠强调,规划编制最终要落到“实效”上,需通过规划统一理想信念、统一步调节奏、统一行动方向,让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廖祥忠说,上半年学校成绩斐然,带来不少意外之喜;下半年要坚定步伐、锚定未来,全面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后续“冲顶”积蓄力量。他指出,我们已然站在传媒教育“冲顶之战”的关山隘口,如何以更大步伐推进“冲顶”?关键要紧扣“人工智能的能与不能,人类社会的变与不变”,既要善用AI赋能,又要坚守教育本质不迷失方向。而新设立的“中传学院”肩负的重任正在于此:作为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新范式的“排头兵”,其意义就是要率先拿出可落地的行动方案,为全校“冲顶”探路。

谈及大学治理,廖祥忠提到“中传有我”建言献策平台是中传大学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师生都是平台的参与者、治理成果的受益者。当前,我们要着力推动师生对“中传有我”从认可了解逐步转向信任热爱。要通过平台落地的实际成效,赢得师生的信任、激发内心的热爱,最终凝聚起推动学校发展的磅礴力量。

廖祥忠强调,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春、秋季工作会议报告,始终坚持系统研究、多轮审议、全面布局、挂图作战,瞄准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拿出真报告,形成“春季工作会议定调全年、部署全年,秋季工作会议接续发力、优化落实”的年度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大学治理改革创新,这一机制已成为学校事业发展上台阶的关键。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思考工作,将上级部署层层落实到位,转化为特色报告与行动自觉,真正转变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为传媒教育“冲顶之战”贡献力量。

蔺海波在主持中代表学校党委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迅速传达会议精神,确保不折不扣贯彻到位;二是要紧紧围绕重点任务,科学细化分解推进措施;三是要切实压实责任担当,持续推动工作见效。

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校务委员会执行主任、副主任,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全体中层干部、专职组织员,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全体“金核桃”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青年拔尖人才,全体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全体系主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各单位团委/团总支书记,各部门、单位内设机构科室负责人,全体辅导员、教务员,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代表,离退休人员代表、学生代表等650余人在中传礼堂主会场参加会议,部分离任校领导、近1400名教职工通过中传APP观看会议直播。


上一篇:下一篇:

学校微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