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思勤)6月16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播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我校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天脉聚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视’界那么大,一起来看看”——TV+电视融合发展新生态高峰论坛》在综合实验楼1500人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吸引了全国近千位媒体人前来参会,传媒、学术、技术、商业等各领域大咖齐聚一堂。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各地方电视台等嘉宾亲临现场,无间隙地交流了传统电视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趋势。论坛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中国电视节目互动第一人张斌全程主持。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研究所所长李岚,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伍昕分别致辞。廖祥忠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协同创新,一直以来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我校作为中国传媒界最顶尖的大学,2013年5月成立了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旨在推动国家传播方略变革,推出前瞻性、创新性和标志性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传播政策与决策体系的构建,服务于国家传播能力建设。而本次论坛集业界、学界于一堂,熔理论、实践于一炉,首次进行的微直播更是既有专业人士,也有我校学生,这些都体现了协同创新的宗旨。
廖祥忠副校长致辞
我校互联网信息研究院院长赵树清发布了《中国电视媒体跨屏互动融合创新趋势》研究报告,这是我校在媒体融合领域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也是与电视媒体、互联网企业协同创新的成果。该报告由赵树清院长担任组长,负责并主持撰写。报告首次提出TV+电视媒体新生态概念,并进行学术定义。它系统地总结了业界的实践探索案例,紧密结合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实际需要,填补了业界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空白。报告揭示了电视融合新媒体进程中媒体人最关注的问题,并一一答疑解惑,这份行业宝典被誉为电视拥抱互联网时代最精准的风向标,是电视台新媒体转型的可实施范本。
赵树清院长发布研究报告
赵树清院长指出,“今年是媒体跨界融合后的元年”,此时举办TV+电视融合发展新生态高峰论坛具有重大意义,天脉媒体桥平台级互动产品和服务也是此时最具有创新价值的产品。他从产品、体验、广告、收视率、跨界这五个维度,重点分析了互动产品“媒体桥”的创新价值。媒体桥提供的一系列跨屏互动产品和服务,极大地吸引了观众和用户的参与度。
会上,以丁俊杰教授为主的学术站队和天脉站队发表了精彩演讲,以北京电视台新媒体发展中心主任蒋虎、CCTV5新媒体业务组组长田洪、腾讯微信开放平台业务部高级产品经理孙博为代表的媒体人站队,分别带来了他们在工作第一线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案例。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尹逊钰带来的《“媒体桥——让电视飞起来”现场秀》成为这场盛宴的最大互动亮点。现场观众的手机就是超级终端,激发出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媒体场景。参会嘉宾表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媒体交流会,这是一场汇聚高端、跨界、科技、互动四大元素,将学术与娱乐完美结合的里程碑式电视融合新媒体的豪门盛宴。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中国电视节目互动第一人张斌全程主持
蒋虎主任在会上提出建设大媒体、大北京,用实践探索以新媒体改造电视。CCTV体育频道与媒体桥的合作是最早期也是最深入的,使用媒体桥后台搭建微信服务号,让2014年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收益溢价了30%。腾讯微信高级产品经理孙博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内容的传统传播模式被打破,观众变成了用户,电视需要跟它的用户好好的沟通。活动中的每一次数据表现,每一个用户操作,都是沟通,不仅仅沟通了一个受众群体,也可以和一个个体保持长期的沟通。
以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市场部副主任佘贤君、深圳卫视广告部主任刘江为代表的电视台广告部站队,从广告角度点拨了电视人在电视融合新媒体这一进程中应该努力的方向。佘贤君副主任指出,创新互动广告、创新植入广告新模式,是电视人需要重新思考的重要方面。广告的表现形式在电视融合新媒体的过程中被打破重塑,其本身也被赋予了新价值。电视人应该灵活运用互动广告的新模式,使电视媒体融合成更适应时代的新媒体。刘江主任分别从依托节目IP打造产业、媒体品牌化驱动创新、电视同步用户及时消费行为三个方面,与现场嘉宾分享了深圳卫视的践行案例。他强调,时代在变,受众在变,媒体经营必须要变。
本次论坛还首次进行微直播,场外人士可在微信公众号CUC-live中传在线收看和互动。
(编辑:储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