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旧版网页] 白杨首页 | 

最新更新

我校学生在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佳绩

分享到:
来源:新闻网    2025-11-05    作者: 浏览量:46

(通讯员 刘明君 杨丽芳)近日,我校学生在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西安赛站、成都赛站、武汉赛站共获得2枚银牌3枚铜牌。我校参赛队伍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系杨丽芳副教授和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络空间安全系黄玮副教授共同指导。

11月2日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武汉)在武汉大学顺利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全国200多所高校共446支队伍在赛场上展开激烈角逐,中国传媒大学赛队伍表现出色,斩获银牌、铜牌各一枚。

由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3级通信工程专业陈旻庚、新闻学院2023级传播学专业(计算传播方向)朱霁、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3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游戏设计方向)叶阳组成的“再演”代表队在比赛开局落后的情况下,仍保持稳定心态,最终成功解出6道算法题目,展现了出色的适应能力和团队默契,以队伍排名61的好成绩荣获银奖。由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4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游戏设计方向)李鑫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4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吕梓扬、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4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游戏设计方向)常行健组成的“嗷呜呜呜”代表队封榜后通过一题,最终进入铜牌区。

10月26日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成都)在电子科技大学顺利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全国188所高校共320支队伍在赛场上展开激烈角逐,中国传媒大学两支参赛队伍脱颖而出,斩获银牌、铜牌各一枚,展现了中传学子在算法竞技领域的实力。

由我校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2023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谢嘉彤、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3级人工智能专业蔡奕麟、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3级网络空间安全专业龙岑华三位同学组成的“风滚金轮草”代表队表现出色,封榜之后连过两题冲入银牌区,获得银奖。由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李善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4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余逸阳、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4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赵俊凯组成的“葬送的acmer与香辛料”代表队在封榜前就已通过5题,封榜后仍向新题发起冲击,最终获得铜奖。

10月19日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西安)在西北工业大学圆满落幕。本次大赛汇聚了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的417支精英队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参赛选手。我校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4级人工智能专业李萌、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24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卢嘉诚、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24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丁家宝组成的“NO WA OK?”代表队在五小时的高压比赛中保持稳定心态,合理分配时间与任务,最终成功解出四道算法题目,荣获铜奖。

我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竞赛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学生参赛队伍在ICPC等顶级程序设计竞赛中屡创佳绩,是学校深化“科技+传媒”融合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也展现出中传学子扎实的编程功底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敢于挑战、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与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通力合作,建立了完善的ACM训练体系。指导教师倾注大量心血,为参赛学生提供了专业指导。通过学期内持续训练、寒暑假集训、定期周赛等系统化培养机制,我校ACM队形成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未来将继续带领学生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被誉为“IT界的奥林匹克”。赛事要求每支参赛队3人共用1台电脑,在5个小时内使用C/C++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解决13道左右的算法问题。每一次提交后,评测机会实时反馈结果,最后的获胜者为正确解答题目最多且总用时最少的队伍。程序设计竞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算法设计和编程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些综合素质使得参赛学生在就业和深造中具有明显优势。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