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通知
首页
通知
通知公告
通知
2020-11-09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2019—2020学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获奖学生名单的公示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我校《关于做好2019-2020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工作的通知》,经各学院及学校组织评审,现将我校2019-2020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获奖的17名博士研究生、77名硕士研究生名单予以公示(见附表)。公示时间:2020年11月9日—2020年11月15日。请全校师生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进行监督,如对拟获奖学生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中心反映。联系电话:65783544邮箱:zizhu@cuc.edu.cn附表:1.2019-2020学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获奖学生初审名单表.pdf2.2019-2020学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获奖学生初审名单表.pdf2020年11月9日
2020-11-07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2021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初试时间的通告
各位考生:经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我校2021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1年1月2日举行,初步拟在各省省会城市设置多个考点进行机考,具体考点设置情况将在招生简章中公布。此次考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方式,有可能根据国家疫情防控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请大家关注后续通知。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学通识读本》,葛晓音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通识读本》,温儒敏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通识读本》,张帆、马勇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哲学通识读本》,李中华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11月7日
2020-11-05
关于举办使用图书数字资源与服务项目讲座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各部门:为帮助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人员全面提升学术文献查询与使用技能,适应未来高等教育改革新目标、新趋势、新要求,由校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共同主办图书数字资源与服务及Web of Science科研数据库平台的使用,将面向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开办讲座课程,热忱欢迎各位老师前来分享与交流。为提高课程讲座学习效果,请您携带电脑参与现场互动演示。具体安排如下:讲座日期:2020年11月11日(周三)下午14:30—16:30讲座地点: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102报告厅讲座对象:讲座面向全校教师,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第80期岗前培训的新入职教师必须参加。讲座内容:1.高效使用图书馆各类数字资源与服务项目主讲人:图书馆信息咨询部主任南玉霞2.高效运用Web of Science科研数据库平台主讲人: WOB高级产品专家 马亚鹏报名方式:扫码进入小程序活动报名,详见附件。咨询电话:65779225 李老师中国传媒大学人事处2020年11月3日附件:图书馆讲座报名码.docx
2020-11-02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2019-2020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拟获奖学生名单的公示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我校《关于做好2019-2020学年度本专科学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经各学院和学校评审,现将我校2019-2020学年度国家奖学金拟获奖83名学生名单予以公示(见附表)。公示时间:2020年11月2日—2020年11月8日。请全校师生对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进行监督,如对拟获奖学生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中心反映。联系电话:010-65783544邮箱:zizhu@cuc.edu.cn附表:2019-2020学年度中国传媒大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拟获奖学生名单
2020-10-30
【直播预告】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启动仪式
2020-10-23
中国传媒大学Facebook海外智能营销人才培养计划报名通知
一、中传Facebook海外智能营销人才培养计划由Facebook旗下全球教育项目Blueprint和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联合开设,旨在培养全球智能传播人才,服务中国品牌出海。培养计划面向中国传媒大学在校学生。2018-2019年第一期计划开展后取得良好效果,第二期计划现已开启。二、项目简介(一)BlueprintBlueprint是一项Facebook技能培训计划,旨在让用户和企业能够借助Facebook、Instagram和Messenger实现目标。在全球各地,Blueprint课程正帮助学习者提升技能,评测知识,掌握行业,成为数字营销传播专家。(二)项目目标数字营销传播技能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本项目将使用Blueprint的教材与培训,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知识与技巧,打稳Facebook全球营销基础,为将来就业创造更多可能性。(三)项目内容1、出席线上实时培训课,由导师教授相关知识。2、学习Blueprint课程材料,进一步提升自我。3、参加数字营销小测验,合资格的同学将获得参与证书。三、项目安排与参与方式(一)参与方式1、报名方式中国传媒大学在校学生均可报名,不限
2020-10-19
“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成立大会”即将在我校举行
(通讯员 张苏秋 姬德强)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给世界的政治秩序、经济运行、健康状况和文化生态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严重阻碍乃至扭曲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和世界人民的对话互通。在疫情加持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在赢得更加广泛的全球共识。以此为契机,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ICSF)将联合来自德国、韩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的七所智库、大学、研究机构、媒体,于2020年10月23日在京共同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成立大会”,呼吁全球学界合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为不断变化的世界局势提供一针“稳定剂”。本次大会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会议形式,主会场设在中国传媒大学,将通过多个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全程直播。出席会议的嘉宾有相关部委领导,中国传媒大学校领导,联合国、欧盟、潘基文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坦桑尼亚、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国驻华官员,以及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德国文明对话研究院、巴基斯坦全球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
2020-10-09
通识教育中心“星期四晚上”中国通史系列讲座预告
——第一讲 中国通史•绪论
主讲人:张帆教授主讲人简介:张帆,男,1967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系主任。从事元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等方面研究,著有《元代宰相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简史》、《元代文化史》(合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讲座内容:“中国通史”系列讲座从北京大学邀请史学名家,通过系列讲座形式,对中国历史进行系统讲授,勾勒中国历史大纲轮廓,使我校学生获得初步但较为完整的符合高等教育水平的中国史知识、视野以及历史意识,获得优良的专业史学的熏陶和教养。 “中国通史”系列讲座共8讲,本次讲座是系列讲座中国通史的绪论。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问题。一、系列讲座的缘起和设想;二、外中国历史的分期;三、中国的史学传统和史料;四、学习中国历史的方法和体会。时间:2020年10月15日(星期四)18:30—20:30地点:44号楼一层报告厅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2020-10-08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2021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的公告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高素质传媒艺术人才,更好地引导考生注重人文素养提升,厚实传统文化底蕴,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我校艺术类专业学习,中国传媒大学近年来大力推进艺考改革,改革举措受到广大考生、上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与好评。为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现将我校2021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方案初步安排公告如下:1.凡报名参加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初试(文化素养基础测试)。考试时间:2021年1月初;考试方式:机考;考试科目:文学、历史、哲学(考查内容详见附件)。2.初试合格者参加学校组织的复试(专业素养初步考查),考试方式为线上考试。3.复试合格者参加学校组织的三试(专业素养深度考核),考试方式为现场考试。4.继续实施优质生源“绿色通道”。具体实施办法,另行通知。5.具体考试时间、考试地点以及考试方式等,视疫情情况可能会作相应调整,以学校届时发布的通知安排为准。附件:文化素养基础测试考查内容及参考书目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10月8日通识读本系列由李中华、温儒敏、葛晓音、张帆
2020-10-05
关于“中日友好杯”中国大学生日语征文比赛的通知
根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日本日中友好继承发展会关于“中日友好杯”中国大学生日语征文比赛的通知,为进一步丰富中日青少年人文交流,提升中国学生的日语能力素养,增进中国青年对中日友好关系的正确认知,现向我校中国籍学生征集参赛作品。一、征文主题(三选一)1. 新时代的中日友好(新時代における中日友好)。2. 我与日本的纽带(私と日本の絆)。3. 从新冠肺炎疫情看中日友好(新型肺炎から見た中日友好)。※ 以上为主标题,可自行添加副标题,每人限投一篇。二、征集对象中国籍全日制普通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三、征文要求1.以弘扬中日友好精神为中心思想,通过本人学习生活经历或社会事件,记述对中日友好的理解、感悟和期盼。内容要求积极向上,深刻有内涵。2. 1800字以内(不含标题、字符、间隔和出处说明)。3. 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4. 参赛文章需独立完成,严禁抄袭剽窃。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四、征集时间2020年10月2日至2020年12月28日五、奖项设置(全国)1. 特等奖2名获奖证书、价值5000元奖品。2. 一等奖5名获奖证书、价值2000元奖品。3. 二等奖15名获奖证书、价值1000元奖品
2020-09-29
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智能媒体创新师资培养项目2020下半年派出人员选拔通知
经过专家评审、答辩,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关于确定2020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第一批资助项目的通知》于2019年12月30日正式颁布,我校海南国际传媒学院筹备处主持的《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智能媒体创新师资培养项目》获得了2020年首批资助。我校获得的年度资助指标包括博士生国际联合培养、访问学者、博士后师资,合作单位分别为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和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现将派出人员选拔报名通知如下:一、项目简介本项目为国家留学基金委2020年第一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资助项目,作为我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专项资助。本项目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建立智能媒体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我校海南国际办学建立核心师资储备;培养智能媒体相关艺术、技术、管理和国际传播领域跨学科、复合型国际顶尖师资,并通过项目的实施探索科技、艺术、人文融合,基础素养、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兼备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管理机构为配合项目实施,我校海南国际传媒学院筹备处组织成立学术专家委员会和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才方案需求的制定、申请人遴选以及项目成果评估;管理委员会,负责申请与选拔的组织和派出人员管理。三、合作模式访问学者
2020-09-28
关于暂停使用游泳馆和大学生活动中心地下、地面停车场及篮球场的通知
传媒大学东路打通工程将于2020年10月1日开工。施工期间将影响游泳馆和大学生活动中心地下、地面停车场及篮球场的使用。为保障师生安全,9月30日起,篮球场暂停使用;10月1日起,游泳馆和大学生活动中心地下、地面停车场暂停使用。施工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校园建设处2020年9月28日
2020-09-23
关于收取2020级新生办理北京公交卡及往届学生补办北京公交卡材料的通知
根据北京市教委有关工作安排,我校将于2020年9月21日至10月23日收取2020级新生(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办理及补办学生公交卡个人资料。一、办理步骤1.请各学院于9月26日下午16:00前将《2020年补办学生公交卡名单》(附件)电子版发送至914193658@qq.com。纸质版及相关材料于10月23日前交至后勤保障处校园管理办公室(7号楼南侧平房,原后勤综合服务大厅)。2.请各学院于10月23日下午16:00前,将《2020级新生办理北京公交卡名单》(见附件)电子版发送至914193658@qq.com,纸质版名单及相关材料交至后勤保障处校园管理办公室(7号楼南侧平房,原后勤综合服务大厅)。3.办理2020级新生北京公交卡所需材料:(1)已注册的新生学生证(未注册的学生证不予办理);(2)新生本人一寸免冠照片一张(照片背面签本人姓名);(3)现金50元(公交卡押金20元、第一次充值30元)4.往届学生补办北京公交卡所需材料:(1)已注册的学生证;(2)本人一寸免冠照片一张(照片背面签本人姓名);(3)现金50元(公交卡押金20元、第一次充值30元)二、办理
2020-09-22
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构建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为支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艺术与科学等交叉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融合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个专业硕士类别。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被评为A+学科,艺术学理论被评为A-学科。一、招生计划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含全日制及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为1800人左右(含推免以及各类专项计划),实际招生人数按国家当年下达的具体招生计划为准。各专业拟招收人数请参阅《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的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当年下达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34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8
/
9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