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通知

首页  通知
  • 通知公告
  • 通知
  • 2022-11-21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2021—2022学年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拟获奖学生名单的公示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我校《中国传媒大学2021—2022学年本专科学生评奖工作意见》,经各学院及学校组织评审,现将我校2021-2022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拟获奖的学生名单予以公示(见附表)。公示时间:2022年11月21日—2022年11月25日。请全校师生对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工作进行监督,如对拟获奖学生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学生工作部反映。联系电话:65783544邮箱:zizhu@cuc.edu.cn中国传媒大学2021-2022学年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拟获奖学生名单.pdf
  • 2022-11-16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寒假学生交流项目(第二批)报名通知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寒假学生交流项目(第二批)报名通知根据我校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机构签署的学生交流协议,我校拟于2023年寒假选派优秀学生赴以下高校进行线上交流学习。(一) 项目名称项目一:英国帝国理工学院2023年寒期线上学生课程项目(项目信息详见附件3)项目二:SAF海外名校2023年寒期线上学生课程项目(项目信息详见附件4)项目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23年寒假线上学生课程项目(项目信息详见附件5)(二)基本要求1.本科生GPA 3.0以上(4.0学分制),硕士生平均成绩80分以上(百分制);各项目专业要求详见附件。2.较好的外语水平,能应对交流学校的授课、作业及考试。3.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三)校内申请流程1.填写并发送《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出国(境)短期交流项目申请表(电子版)》(附件1)至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邮箱ixchange@cuc.edu.cn,邮件和表格请以姓名+项目名称命名。以下纸质版材料请交至明德楼1201办公室(项目1-2),1206办公室(项目3):①《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出国(境)短期交流项目申请表(纸质版)》(附件2)
  • 2022-11-09
    2023年春季微专业招生信息
    2023年春季微专业招生信息为拓宽学生跨学科学习渠道,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我校将于2023年春季学期开设13个微专业,即日起开始招生,欢迎各位同学咨询报名。微专业名称所属学院学制招生对象艺术审美人文学院半年本校2021、2020、2019级全日制本科生(含在读双培生)剧本创作戏剧影视学院一年本校2021、2020级全日制本科生(含在读双培生)传媒人工智能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一年本校2021、2020级全日制本科生(含在读双培生)传媒应用英语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一年本校2021、2020级全日制本科生(含在读双培生)设计思维设计思维学院半年本校2021、2020、2019级全日制本科生(含在读双培生);校外人员短视频创作电视学院半年本校2021、2020、2019级全日制本科生(含在读双培生);校外人员数字文化传播电视学院半年本校2021、2020、2019级全日制本科生(含在读双培生);校外人员融媒体影像创作戏剧影视学院一年本校2021、2020、2019级全日制本科生(含在读双培生);校外人员计算传播新闻学院半年本校2021、2020、2019级全日制本科生(含在读双培生)
  • 2022-11-07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度教学科研岗公开招聘公告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学校现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一流学科”,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和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科研资源丰富、实力雄厚,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当前,学校以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舆情实验室、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国重、国舆、国传”大平台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交叉融合和有组织科研,以“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面向未来,学校正牢牢把握时代发展大势、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致力于实现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跨越的战略任务,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而奋斗!为满足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岗位工作人员,欢迎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报名应聘。2023年公开招聘为全年招聘,本次的招聘安排如下:一、招聘对象(一)内地高校应届毕业生。指在内
  • 2022-11-06
    “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进校园·北京站活动面向北京高校青年师生征集优秀作品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建设学习大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精神,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本科生院与《中国出版》杂志社共同承办的“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进校园·北京站活动,现面向北京高校青年师生征集优秀作品。此次征文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阅读新时代”为主题,引导广大青年等重点人群通过主题阅读加深对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内涵的理解、坚定学以报国的理想信念,通过主题征文深化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认识,共同推动全社会全民阅读进程,为礼赞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营造良好书香氛围。主办方将组织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征文进行评审。获奖征文将颁发奖金及证书。诚邀广大青年师生踊跃投稿,以炙热的青春之心书写爱党、爱国、爱中华之华章!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11月2日征文活动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宣部出版局主办单位: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广西出版传
  • 2022-11-01
    关于新华社北京分社与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中心融媒实践人才培养项目成员招募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总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我校融媒体中心与新华社北京分社开展深度合作,启动了新华社北京分社与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中心融媒体实践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过往几期师生反响良好,现面向全校招募新一期成员,欢迎参与。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介绍本项目为新华社北京分社与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中心共同打造的针对传媒大学在校生的融媒体实践实训项目。由新华社北京分社和我校融媒体中心共同搭建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共建实训培养体系,构建学界业界优势互补、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项目将面向全校选拔10名在校大学生,3个月为一个培养周期。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中心负责学生的校内实践教学以及日常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新华社北京分社负责组织学生的业界实训环节。项目培养周期结束后,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由新华社北京分社和我校融媒体中心共同出具结项证书及实习鉴定。二、培养方式由新华社北
  • 2022-10-31
    声明
    近期,一些社会机构和个人冒用中国传媒大学的名义,或仿冒学校官网域名的部分字段,在搜索引擎、网络电商、等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艺考培训”“在职研究生培训”以及各类培训班、研修班的虚假宣传招生。上述行为均与中国传媒大学无关,学校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凡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均在学校培训教育管理处网站进行公示,不在公示之列的均非我校举办项目。特此声明。 中国传媒大学 2022年10月31日
  • 2022-10-21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寒假学生交流项目(第一批)报名通知
    根据我校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等机构签署的学生交流协议,我校拟于2023年寒假选派优秀学生赴以下高校进行线上交流学习。(一) 项目名称项目一: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2023年在线寒假课程(项目信息详见附件3)项目二: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2023年寒假科研线上课程(项目信息详见附件4)(二)基本要求1.本科生GPA 3.0以上(4.0学分制),硕士生平均成绩80分以上(百分制);各项目专业要求详见附件。2.较好的外语水平,能应对交流学校的授课、作业及考试。3.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三)校内申请流程1. 填写并发送《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出国(境)短期交流项目申请表(电子版)》(附件1)至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邮箱ixchange@cuc.edu.cn,邮件和表格请以姓名+项目名称命名。以下纸质版材料请交至明德楼1201办公室①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出国(境)短期交流项目申请表(纸质版)》(附件2),由所在学院签字、盖章。② 在校中英文成绩单(其中本科生GPA为必修+限选课学分绩点),由教秘签字、盖学院公章。③ 有效的托福/雅思/剑桥及其他要求语种成绩单或证书复印
  • 2022-10-21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2021-2022学年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拟获奖学生名单的公示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我校《关于做好2021-2022学年本专科学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经各学院和学校评审,现将我校2021-2022学年国家奖学金拟获奖90名学生名单予以公示(见附表)。公示时间:2022年10月21日—2022年10月28日。请全校师生对国家奖学金评选工作进行监督,如对拟获奖学生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学生工作部(处)反映。联系电话:010-65783544邮箱:zizhu@cuc.edu.cn附表:中国传媒大学2021-2022学年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拟获奖学生名单中国传媒大学2021-2022学年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拟获奖学生名单.pdf
  • 2022-10-18
    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中心XR虚拟影像创作工作坊招募启事
    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简称XR),是指通过计算机将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打造一个可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这也是AR、VR、MR等多种技术的统称。该技术通过将三者的视觉交互技术相融合,为体验者带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无缝转换的“沉浸感”。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中心XR演播室是基于扩展现实技术全新升级的演播室,可以将现实中的人物和道具放置于由LED屏幕构成的场景中,实现虚拟和现实的融合呈现。演播区采用了弧形大屏,以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满足多角度取景拍摄需求,完成小规模的电影级超高清虚拟影像创作。此次,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中心特邀全球知名影视虚拟拍摄技术公司Disguise,面向全校师生举办为期一周的XR虚拟影像创作工作坊。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4日至28日(全天)活动地点融媒体中心UHD超高清影像实验室(国重大楼12层)招募人数以小组为单位招募,每组3人(包含1名教师和2名在校生),招募5组共15人。报名要求1. 有摄影、虚拟制作等相关经验(摄影、动画相关专业优先);2. 符合学校防疫管理规定,近7日内无京外或中高风险区旅居史;3. 须保证10月24日至28日全天可参加培训,
  • 2022-10-12
    2022年中传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海外学者工作坊”项目“大型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制作和转播应用”讲座预告
    2022年中传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海外学者工作坊”项目“大型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制作和转播应用”讲座预告主题:大型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制作和转播应用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承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授课时间:2022年10月28日、11月4日、11月11日、11月25日主讲人:迟泽准(Jun Chizawa)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前高级副总裁特邀嘉宾:国以钧老师 索尼中国影像技术学院顾问张 俊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实践实验教学中心授课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授课专家迟泽准 Jun Chizawa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前高级副总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委会荣誉理事长1981年加入索尼总公司,多年来从事广电专业技术普及和推广工作,亲身经历了四十年来影视传媒技术的发展史。曾将第一台CD机、第一台数字录像机等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新系统介绍给中国的广电及教育界,参与北京广播学院及北京电影学院等学校的教材编写工作。曾多次在全国各地主持索尼新技术发布会及演讲,接受采访等。授课时间安排1、2022年10月28日下午(星期五)第五课时~第八课时2、2022年11月4日下午(星期五)
  • 2022-09-21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构建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为支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信息传播学、数字艺术等交叉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融合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个专业硕士类别。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被评为A+学科,艺术学理论被评为A-学科。一、招生计划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含全日制及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为1870人左右(含推荐免试以及各类专项计划),实际招生人数按国家当年下达的具体招生计划为准。各专业拟招收人数请参阅《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的实际招生人数将
  • 2022-09-17
    2022年中传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海外学者工作坊”项目“电影翻译研究工作坊(Online workshop on film translation)”讲座预告
  • 2022-09-15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春季学生交流项目(第一批)报名通知
    根据我校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圣母大学、华盛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等机构签署的学生交流协议,我校拟于2023年春季学期选派优秀学生赴以下高校进行线下交流学习。(一)项目名称项目一: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2023年春季学期自费本科访学研修学分课程(项目信息详见附件3)项目二:美国圣母大学2023年春季学期自费访学项目(项目信息详见附件4)项目三:美国华盛顿大学2023年春季学期自费交流项目(项目信息详见附件5)项目四: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2023年春季学期交换/自费交流项目(项目信息详见附件6)(二)基本要求1.本科生GPA3.0以上(4.0学分制),硕士生平均成绩80分以上(百分制)。2.较好的外语水平,能应对交流学校的授课、作业及考试。3.交换项目要求在学期间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境外交换学习项目。4.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适应交流学校所在地生活、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三)课程我校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选择交流学校开设的与自己专业相符或相近的课程,学分由我校认定,学分转换具体事宜请咨询学院教秘。(四)学费及相关费用1.交换项目对方学校免收学费,学生按照规定向我校缴纳全额学费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34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8/97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