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中传要闻1

首页  中传要闻1
  • 中传新闻
  • 中传要闻
  • 2020-12-30
    刘守训副校长参加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通讯员 王昂 摄影 李肇强)12月25日下午,刘守训副校长走进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与师生交流学习贯彻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增瑞主持交流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钟丹丹等师生代表共计21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师生一同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指挥谋划“十四五”——五中全会 擘画未来》视频,视频从宏观角度对全会及公报内容进行了整体解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代表结合科技创新、支教扶贫、志愿服务、疫情防控等方面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学习交流。2017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汪朝阳同学分享了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经历,并结合十四五规划中的科研创新,汇报了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2017级通信工程专业的朱晓琦同学结合十四五规划及个人参与科右前旗的支教经历,就支教扶贫工作进行了汇报;2017级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牛天艺同学分享了自己参与70周年国庆等重大志愿服务工作的心得体会;2018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沙子意同学结合自己在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习经历以及参加学院团委学生会防疫工作的情况,向大家作了汇报。此外,2020级新生童翾玥、张笑涵
  • 2020-12-29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第36届年会在海口举行
    (通讯员 刘书峰)12月23-24日,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第36届年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委会主办,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彭月美,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信息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年鉴编委黎刚,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年鉴编委汤德辉,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会长罗建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委员会秘书长、年鉴编委周志强,湖北省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年鉴编委马莉,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年鉴编委单子孝,河南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刘英等领导出席会议。中国传媒大学学术期刊中心主任彭文祥主持开幕式及闭幕式。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的年鉴编委、特约编辑代表等80余人参加会议。彭月美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30多年来,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忠实、全面、系统记录了中国广播电视行业改革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成为展示广电事业发展变化的重要平台,成为记录现实、服务现实的权威性工具书。2020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编纂任务大体完成,实属不易,充分体现了年鉴队伍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 2020-12-29
    人社部蔡启明副主任一行来我校调研新疆、西藏特培工作
    (通讯员 邓扬)12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蔡启明及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培训交流处副处长刘洋来我校调研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及西藏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工作,学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热情接待了蔡启明副主任一行。调研座谈会在明德楼1118召开,由人事处副处长李宸屹主持,相关管理部门和培养学院领导、特培学员代表及导师代表等人员参会,就特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本年度学员学习进修情况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和座谈。姜绪范副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向调研组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发展战略及学科建设等情况,他表示,新疆、西藏特培工作是学校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号召、支持边疆地区人才培养的重要行动和体现,感谢人社部对我校的信任和支持,希望对我校相关工作提出宝贵指导意见,我校将不断完善培养工作,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为推动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王晓丽向调研组具体汇报了我校新疆、西藏特培工作的开展情况,她表示,人事处作为我校新疆、西藏特培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目前已连续15年开展新疆特培工作、连续11年开展西藏特培工
  • 2020-12-29
    范周教授获评“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
    (通讯员 周丽娜)12月26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的2020第十五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我校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范周教授连续两年领衔主讲跨年直播公开课,用互联网思维加融媒体传播,实现知识跨年和教书育人的全新融合;他发起创办文化产业学院奖、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中国文化产业30人高端峰会,创造了文化产业创新与实践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在我国化产业与文化小康建设进程中,范周教授不断探索,勇于行动,在相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获此殊荣的还有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华泽田;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北京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所长李梢;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鞠彬彬;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2020全国“最美教师”张杰、王秀秀;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编委王文志;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王文银;中港英文学校董事长蔡国赞。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的评选,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通过找寻“中国梦”践行者,致力于讲述
  • 2020-12-29
    中国传媒大学考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举行
    (通讯员 王艳峰 周倜摄影 王雷亭 周倜 王艳峰)12月26日-27日,中国传媒大学考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举行。四千余名考生在我校两栋教学楼共计159个考场参加了考试,我校五百余名教职工参与了本次考试的考务、监考、防疫、后勤、安保等工作。本次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举行的一次全国性教育招生考试,我校高度重视此次考试,严格贯彻执行上级部门相关考务要求及防疫要求。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亲自挂帅,狠抓关键环节落实,多次听取相关部门关于此次考试准备工作的报告。12月21日,廖祥忠书记主持召开考务工作协调会,党委宣传部、纪委办公室(监察处)、保卫部(处)、后勤保障处、校医院、信息化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场馆与教室管理中心)、财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廖祥忠书记要求各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落实各项防疫要求和考务要求,确保考试安全、平稳进行。考试期间,廖祥忠书记、刘守训副校长亲临现场巡视考场情况并指导工作。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党政办公室、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也对考场进行了多次巡视。为确保本次考试防疫工作万无一失,招生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防疫要
  • 2020-12-28
    第十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举办
    (通讯员 韩飞 刘畅摄影 李英杰 徐嘉伟)12月26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承办、电视学院支持的第十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在京圆满落幕,来自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国家机关,各级电视、新媒体机构、纪录片行业机构及从业者代表等众多嘉宾参加,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评委会大奖颁奖。典礼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王宁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国家广电总局重大题材理论文献片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德龙颁发评委会大奖自201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第一届学院奖以来,学院奖已走过十年春秋。本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以“真实高于月亮”为主题,在十周年之际,借助纪录片这一媒介,唤起人们对于真实价值和纪录片社会功能的关注和思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王宁主持典礼典礼现场对学院奖十年历程进行了盘点,设置了“一束光:致敬纪录精神”“抗疫影像巡礼”等特别环节,致敬那些不忘初心、坚守执着、砥砺奋进的纪录片人,回望本年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纪录影像留下的难忘瞬间。整场晚会充满温暖、学术、专业的氛围,成
  • 2020-12-28
    2020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现场评估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
    (通讯员 王昕)12月25日,2020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现场评估工作会议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沈雪松副秘书长、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毛冬敏处长、顾秋利副处长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学术交流与研究部副主任唐振福主持,来自15家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负责人及教师代表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人才培养、中外协同管理以及评估工作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及专题研讨。会前,段鹏副校长与沈雪松副秘书长、毛冬敏处长等进行了会面。段鹏副校长对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长期以来对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支持与指导表示感谢,也对我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规划和具体举措进行了介绍。双方还就我校海南中外合作办学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交流。沈雪松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全球事务充满不确定性,教育也深受影响,但国际教育交流向好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克服疫情影响,组织专家,按照审核细致、问题专业、帮助到位、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了2020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评估工作。本次会议是
  • 2020-12-28
    新媒体研究院发布《移动互联网时代下,Z世代人群获取新闻资讯习惯研究报告》
    (通讯员 梁宇)12月28日,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全网发布《移动互联网时代下,Z世代人群获取新闻资讯习惯研究报告》。本报告聚焦Z世代人群,全面梳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闻资讯行业的发展趋势,深入调查Z世代人群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以及对获取新闻资讯内容的分析,总结Z世代人群获取新闻资讯的习惯,有助于移动新闻资讯行业了解网民中占比最大用户群的新闻媒介接触习惯,从而制定、优化平台发展策略,以赢得Z世代人群中更多用户的喜好。《移动互联网时代下,Z世代人群获取新闻资讯习惯研究报告》有七大关键发现:社交媒体成为Z世代人群最常使用新闻资讯获取渠道;新闻真实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中午休息、晚上睡觉前成新闻资讯消费高频时间段;短视频新闻呈现形式颇受Z世代人群喜爱;社交成新闻资讯关注极强动力;数据新闻关注度大幅增加;个性化推送成Z世代人群重要新闻资讯消费需求。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是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新媒体综合发展研究的专业性教学、科研机构,致力于新媒体产业研究、新媒体内容研究、新媒体技术研究。目前以移动媒体、数字电视、国际互联网传播、媒体融合、大数据、新媒体与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及新媒体人才培
  • 2020-12-28
    “白岩松专项基金”捐赠签约仪式顺利举办
    (通讯员 柳帆)12月24日,“白岩松专项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新闻学院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校教育基金会、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金勇和新闻学院师生代表等出席仪式。签约仪式由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教授主持。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首先介绍了新闻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对白岩松校友的支持表达了感谢。他表示,岩松校友作为一名有情怀的媒体人,毕业三十多年来始终心怀母校,情系学院,这份赤诚让新闻学院的师生们为之感动。校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金勇从“受众”和“校友会工作人员”角度出发,向大家讲述了自己所认识的岩松师兄,他评价白老师正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称赞这种善举不仅仅是中传文化基因的体现,也是对未来校友们的启迪与示范。新闻学院的张鸿茹同学作为学生代表表达了对白岩松校友的感谢,汇报了自己在新闻学院的成长与收获,为未来成为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而不断努力。白岩松在发言中表示,通过捐赠支持学校发展是他对母校表达谢意的一种方式。“我觉得用最合适的方式去做最该做的事情,就是说谢谢的最佳方式”。他表示,自己从来没觉得自己离开过母校,支持母校是他的习惯,也是他应该做到的事情。仪式上,白岩松和
  • 2020-12-28
    廖祥忠书记参加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工作推进会
    (通讯员赵新利)12月24日,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南陵水召开部省工作会商会议暨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工作推进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和海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冯飞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海南省副省长王路出席。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参会并就我校海南办学情况作了汇报。陈宝生部长指出,此次会商是部省双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对海南自贸港建设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海南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最好的资源拿出来办教育,开创了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新局面。下一步,国际教育创新岛要把人才建设摆在关键位置,要扎根中国、融通世界、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当前,海南自贸港、国际教育创新岛、“十四五”都处在开局阶段,开局的主题词是“高质量发展”。海南要按照“中国教育开放发展新标杆”“中国教育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教育集中展示窗口”的要求,在国际教育创新岛中展现中国教育的形象、中国教育的发展模式、中国教育的内在机制、中国教育的话语权、中国教育的影响力。冯飞代省长指出,教育改革开放对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
  • 2020-12-28
    我校首届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年度考核评审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王晓茹 张昕)根据学校相关工作安排,12月25日上午,学校首届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年度优秀考核评审会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会议室举办。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年度考核评审会现场研究生院、教务处、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科学研究处、人事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保卫部(处)和纪委办公室(监察处)相关负责人作为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考核工作小组成员出席评审会,会议由考核工作小组副组长、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主要负责人主持。考核工作小组对推优候选人进行现场评分参与本年度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考核评优工作的共有74名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人员。考核评优工作采用分组评审方式进行,分为文科艺术、理工、公共平台及其他三个评审组。各评审组依据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生成的人员考核数据表和各单位提交的《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考核优秀推荐表》,分别从个人综合工作量完成情况、主要工作事迹、各单位推荐理由三个维度和工作成效、单位认可度、创新精神、科研意识等七个指标,对组内每位推优候选人进行现场评分和综合评议。秉承“求真务实、公平公正、注重实绩、兼顾特色”的原则,考核工作小组最终从各单位推选的28名实践实验系列专
  • 2020-12-28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重大建设项目开题启动会召开
    (通讯员 卫酉祎 摄影 刘佳雨)12月25日下午,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重大建设项目《基于全媒体的中华经典诵读作品融媒体传播及平台建设》开题启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顺利召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王晖教授、宣教处处长张艳,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基地秘书处)副研究员袁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姚喜双教授,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副总编辑王翠叶,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刘永厚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秦瑜明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外人文交流宣传研究中心主任张磊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项目开题启动会。项目负责人、副校长段鹏教授和项目组主要成员喻梅副教授、宋凯教授、邹煜教授及部分师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宋金宝教授主持。开题启动会上,段鹏副校长代表项目组从项目总体思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他提到,该项目将依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优势、全媒体中心的云平台支持以及技术团队的助力,构建中华经典诵读作品融媒体资源库并搭建相应的融媒体传播平台,从而进一步丰富中华经典诵读作品内容资
  • 2020-12-25
    我校喜获19项飞天电视剧和星光电视文艺优秀论文奖
    (通讯员 付洁)12月20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举办的“优秀电视剧论文”(第六届飞天电视剧论文评选)、“优秀电视文艺论文”(第六届星光电视文艺论文评选)评选结果揭晓,共有70篇优秀论文获奖,其中我校19篇学术论文荣获各类奖项,占总获奖数近三分之一,是所有参评单位中获奖数量最多的单位,展示了我校在电视艺术领域的研究实力,彰显了我校“双一流”学科的地位。本届我校获奖论文名单在本届论文评选申报期间,我校科学研究处大力宣传、广泛组织、积极报送。在申报动员上,一方面通过办公平台发布通知和微信平台全面推送,对评选细则作了详细介绍;一方面对电视文艺研究相关的学院、研究机构和人员进行了点对点的动员,实现了点——面结合的科研服务,有效提升了教师们参评的踊跃性;在材料审核上,加强对申报参评表内容和附件材料的形式审核,保证了我校申报参评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本届是历年来我校参评获奖论文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飞天电视剧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星光电视文艺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获奖论文涉及理论研究、作品分析、创作批评等多个内容领域,聚焦我国当前电视内容创作发展,对
  • 2020-12-24
    我校开展寒假前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
    (通讯员 禹学军)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实验室安全工作,12月23日上午,由李新军副校长带队,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保卫部(处)、校园建设处、后勤保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与,对学校部分教学、科研实验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安全检查。校领导检查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广告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室此次重点检查的实验室有48号楼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新建的学生琴房、45号楼广告学院多媒体实验室、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多媒体实验室、数字微波通信实验室和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查过程中,李新军副校长与实验室负责人深入沟通,仔细询问了解实验室的课程开设、承担教学科研项目任务、仪器设备开放运行、学生使用申请流程等情况。他强调,要以提高实验室利用率为核心,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让更多师生受益。同时,李新军副校长还仔细查看了实验室暖气、门窗等室内环境细节,现场体验了物联网智能门禁系统授权后的使用效果,重点询问了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并特别叮嘱各实验室负责人要做好寒假前的实验室安全工作,严格遵守上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396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23/172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