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武楠:在纪录片中遇见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触动年轻人?从近年来涌现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本草中国》等优秀作品看,文化题材纪录片是一个绝佳的载体。 纵览改革开放40年来的壮阔历程,纪录片一直在发挥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从《话说长江》到《望长城》,传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作品一直在为巨变中的中国凝聚社会与文化上的共识...来源:人民日报|2018-09-27
-
刘燕南:从源头捣毁收视率造假的利益链条
近日,导演郭靖宇发文怒揭收视率操纵“黑幕”,引发舆论关注。国家广电总局随即表示,“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近年来,对于收视率造假的抨击不绝于耳,尽管电视台、片方、行业协会都曾明确发声抵制,但为何这一顽疾却始终存在,并屡屡引发轩然大波? ...来源:北京日报|2018-09-26
-
姬德强:反腐败传播的意义叙事与实践创新
2015年初,“反腐败传播”(anti-corruption communication)的概念被提出,意在将传播学中的媒介再现、媒体动员以及基于互联网的监视理念纳入反腐败研究,为后者提供了解释媒介化社会中反腐败进程的跨学科视野。 在社会建设领域,从传播的视域看反腐败,主要局限于处理信息流动和关系建设问题,尚未触及通过反腐败...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9-26
-
黄典林:同讲"丝路故事"
中外嘉宾在西安“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高峰论坛上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也是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中央电视台倡议发起的全球首个以“丝路”为纽带、面向全媒体的国际影视媒体联盟——“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持续发展的第3年。 9月11日,以“新时代、新作为、新跨越”为主题...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9-19
-
刘东建:当代青年如何看待历史、国家和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如今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青年对中国和世界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 当代青年成长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来源:人民论坛|2018-09-05
-
朱传欣:用影像记录中非友好
正值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之际,一部由中宣部“记录中国”项目发起、新华社拍摄制作的纪录片《与非洲同行》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播出。摄制组跨越非洲16个国家,途径6万余公里,在带领观众领略广袤非洲大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同时,讲述了新时代下中国与非洲各国同心同向、守望相助、携手前进的故事。 全片分...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