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学术观点

  • 仲呈祥: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书写当代中国“青春之歌”

    《最美的青春》创作集体深入塞罕坝,以塞罕坝精神创作拍摄《最美的青春》,为塞罕坝英雄树碑立传、传神写照,也为当今文艺界树立了一个榜样 如果说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革命年代中华有志青年的青春之歌,那么,近日央视一套播出的36集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便堪称共和国建设年代中华有为青年的青春之歌。这部根据...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8-08-31

  • 戴清:现实主义创作如何才能羽翼丰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优秀传统。改革开放40年来,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是一根贯穿始终的红线。以表现时代、直面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书写着每一个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中国故事”,也赢得了属于自身和电视剧史的辉煌荣光。其在创作上经历的曲折、呈现的症结也为今...

    来源:光明日报|2018-08-31

  • 杨洪涛:呼唤影视艺术的文学性

    先有小说、后有电视剧的《风筝》  谁弄丢了影视的文学性 在IP热、拼投资、比颜值、刷流量、炒话题的当下,影视创作似乎离它应有的模样越来越远。每年播出的1万多集电视剧、公映的300多部电影中,真正有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的作品数量并不令人乐观。在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语境中,各种原料的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8-31

  • 在时代沃土中绽放艺术之花(高峰之路)

    乌兰牧骑的成功实践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在乱云飞渡中拨云见日,在熙熙攘攘中立稳脚跟,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全国各族人民提供更丰富更优秀的精神食粮 文艺源于生活,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生命体验和文化积淀开出的璀璨之花,离开这片生活和文化的沃土,文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乌兰牧骑不仅是内蒙古大草原...

    来源:人民日报|2018-08-27

  •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刊发文艺理论家仲呈祥专访:自厚之,则天美

    仲呈祥简介 1946年出生于上海,弱冠时西迁成都。1964年参加工作,曾教过小学、中学,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文艺批评与文艺理论文章,1978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同年赴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文学研究所师从朱寨先生,参加“六五”国家重点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写作,学治中国...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2018-08-17

  • 范周:“新文创”到底新在哪里

    从“新文创”概念的提出,我们可以看到文创产业的两个趋势:一是从娱乐到更加注重双效统一的文化内容生产趋势,二是科技与文化相互融合、相互赋能、相互赋值的趋势。未来,我们要构建IP开发新模式,发挥科技对于文化的助力作用,努力用“新文创”讲好中国故事。 将“泛娱乐”升级为“新文创”,体现了文化市场的发展...

    来源:“言之有范”微信公众号|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