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肖怀宇 岳阳 摄影 李思琪)西湖之畔,求是园中。11月5日至8日,中国传媒大学教职工人机协同能力提升培训暨新入职教师培训开班营在浙江大学举行。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将教师能力整体提升工程作为“十五五”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首要战略工程。11月6日,在海南校区完成“十五五”规划专题会议后,党委书记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郑鹏,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率相关职能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一行前往杭州培训现场,与70余名参训教师同堂听课,并围绕智能传媒教育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传媒教育的创新路径与发展图景。



本次培训以“人机协同能力提升”为主题,为参训教师提供了从理念到实践的认知图谱。浙江理工大学郭江峰教授分享了AI赋能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浙江大学黄健、王可欣、卢圣华、高翔等专家分别从“AI+教学、创作、科研、管理”四大场景,呈现人机协作的真实案例与前沿探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萃则从战略高度,深入解析AI赋能教育体系重构的顶层设计与实施机制,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宏观视野与方法论支撑。


理论之外更有实践纵深。参训教师们走进阿里云全球总部,实地感受云计算与人工智能融合演进的技术浪潮,与企业技术团队就AI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展开深度对话;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借助裸眼3D、VR空间等数字技术,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重生——数字化呈现,深刻体悟科技与人文艺术交融共生的巨大潜能。一场场“行走的课堂”,不仅拓宽了认知边界,更点燃了智能传媒教育范式变革的思想火花。

在专职辅导员及思政课教师专题座谈会上,校领导与一线育人队伍共话AI时代的责任坚守。廖祥忠强调,辅导员必须做到政治硬、三观正,始终坚守教育者的责任与良知,不断提升应对“AI关”的素质能力。与会教师围绕情感育人优势、AI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等议题热烈讨论,进一步凝聚起“以变应变、守正创新”的育人共识。


结业式上,12名学员代表依次汇报学习成果。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培训内容前瞻、组织严密、形式多样、收获丰硕。学员们表示,从培训得到的不只是笔记与感悟,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昂扬的斗志。大家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把所学所思转化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在人机协同的新赛道上锻造属于中传教师的核心战斗力。

郑鹏在结业式上勉励青年教师要加强系统学习、明晰责任使命,树立“强国必定有我”的担当情怀,扣好廉洁从教的“第一粒扣子”。他指出,教师要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清晰认识学校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使命,学习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和科学前沿,明确自己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责任,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他对新任教师和辅导员提出希望,教师要提高站位,做信念坚定的引路人;要提升本领,做润己泽人的知心人;要遵规守纪,做恪守底线的明白人;要继往开来,做肩负学校新使命的接棒人。

廖祥忠作总结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向浙江大学对本次培训的精心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选择在浙大培训,旨在让教师队伍在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前沿,深化对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理解。他充分肯定了培训成效,认为参训教师在人机协同等议题上展现出的深度思考与独特见解,充分彰显了中传教师应对AI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廖祥忠指出,“十五五”期间,无论对世界还是对大学而言,都将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集中爆发期。基于这一判断,他系统阐述了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三点深刻认识:一是如何认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的革命”,更是“革命的工具”,正迅速重塑世界。二是如何把握人工智能?必须清醒洞察人工智能的“能”与“不能”,人类社会的“变”与“不变”。三是如何应对人工智能?要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机协同”与“人机分离”两种能力。
面向全体参训教师,廖祥忠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再聚焦”,做到知行合一,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的实际行动;二要做到立长板和补短板相统一,尤其要重视立长板,实现个人能力的全面升维,在智能时代打造不可替代的能力优势;三要敢于筑梦,AI时代是一个最能让梦想成真的时代,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有梦想,敢于创新,不负时代。
廖祥忠强调,中国传媒大学拥有的“3+1”核心竞争力,即独一无二、系统完整的传媒教育体系,深入骨髓的交叉融合学科基因,令人自豪的快速协同攻坚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团结奋进、创新争先”的新时代中传文化,是学校在人工智能时代奋力“冲顶”的最大底气。他勉励“生龙活虎、气象万千”的全体教师,AI时代每一位老师都必须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优秀,要同心携手,将中国传媒大学建设成为面向未来的传媒教育“梦工厂”,为教育强国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以能力回答时代之问,以行动奔赴未来之约。这场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思维的碰撞,更是一场面向智能教育时代的战略动员。站在“十五五”的历史关口,中国传媒大学正以教师能力水平整体提升为支点,撬动教育教学范式的转型升级。教师能力提升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育人根本的必答题,是学校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关键任务。中国传媒大学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教师能力水平整体提升,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展现中传应有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