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旧版网页] 白杨首页 | 

综合快讯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师生实践调研及学术科研交流会

分享到: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5-11-03    作者: 浏览量:450

(通讯员 吴俊)10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会在320会议室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孙靖及李淑文、李静霞、吴俊三位老师出席了本次汇报会。

本着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在实践中成长的理念,学院领导大力支持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今年4月份起,学院老师精心选题、积极联络,同学们的实践热情十分高涨。汇报会上,今年学院派出的3个实践团即湖南长沙的“雷锋精神传播效果调研”实践团、山西武乡的“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实践团和北京市的“地铁文明引导指示对乘客文明乘车的作用影响研究”实践团分别进行了成果汇报。

雷锋团在湖南望城雷锋故乡开展了实地问卷调研、雷锋精神传播效果研讨会等活动,得到了纪念馆领导的肯定,当地电视台对实践活动也进行了报道。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鲜明的特色,太行山实践团通过大量实证研究,总结出其传播方式及传播效果。“地铁文明”实践团采用问卷、观察和访谈的方法获得了大量而又真实的数据,对地铁能否利用其文明指示对社会公德的养成起到积极作用展开了调查和分析。

四位老师分别对汇报成果从活动组织、调研方式、学术规范、理论及实践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并鼓励各个小组对调研成果进行理论提升,进一步获得相应实践地和行业的专业支持,争取实现实践指导层面更大的价值转化。

10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教师学术科研交流报告会。王宇英、杨雁鸿、赵瑞琦、阴军莉、杨倩和王锦刚6位老师分别介绍了近一年内国外访学、国内进修、短期培训、学术会议、暑期实践团的收获与经验。

王宇英老师首先分享了在美国高校旁听课程、参加学术讲座和会议的经历,并在此过程中寻找了新的学术生长点公共史学。杨雁鸿老师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回应了王宇英老师的报告,提出同样在美国受启发最大的是教学和科研相得益彰,并以此思路对《西方哲学》的教学作了重要的调整,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带领他们进步新的知识世界。

赵瑞琦老师就自己参加的“三个会议”(“中印尼三方会议”、“南亚学会”和“外交学院培训班”)和“三场培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高校政治学方法论”课程师资培训班和第十三期清华国际安全论坛“国际网络安全秩序”)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收获。

阴军莉老师介绍了8月在湖南师范大学参加的岳麓国际道德文化论坛的经历,她深切地认识到基础性研究的重要性。杨倩老师对阴军莉老师的报告作了补充,又介绍了自己在北京大学进修的成果和感受。王锦刚老师作为代表介绍了暑期实践团的情况,从贵州“和平村”、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到贵州电视台的社会调研经历,重点提出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遵义红色文化研究院所体现的地方特色。

此次交流报告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们分享自身经验,不仅使自己收获了学术科研的生长点,也为学院的教学注入了力量。


(编辑:陈艺文)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